•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中心 产经要闻

    上海:加快打造全国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地

    来源:中国电子报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7日 11:02 点击量:366 字体: 分享:

      近日,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第三方研究机构编制的《2024上海未来制造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在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大会未来产业高峰论坛上发布。《白皮书》重点覆盖智能制造、生物制造、纳米制造、激光制造、柔性制造与共享制造等未来制造六大领域,旨在深入跟踪未来制造的前沿趋势、国际国内和上海的发展情况,并对未来予以展望。

      智能制造基础优势明显

      智能制造代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我国实现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抓手,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途径。《白皮书》显示,上海智能制造基础优势明显,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雄厚的产业基础。上海以工业立市,是国内最大的智能制造系统集成解决方案输出地和智能制造核心装备产业集聚区之一,其中智能制造系统集成的工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规模突破1000亿元。上海还成为全国首个将机器人密度纳入统计的城市,目前上海机器人密度为260台/万人,是国际平均水平的两倍多,重点产业规上工业企业机器人密度达426台/万人;机器人市场约占全国的42%、全球市场的16%。上海牵头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37项,在关键装备、核心部件与工业软件等相关领域实现突破40余项,贡献新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新软件首版次超300项。

      智能制造领域龙头企业集聚。上海在智能制造重点行业领域吸引和培育了一批全球领先的龙头企业。在数控机床领域,上海集聚了上海电气、上海机电、上海拓璞等国内数控机床骨干企业。在机器人领域,上海吸引了ABB、发那科、安川、库卡、新时达等一批国内外领军企业,在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核心零部件等细分领域均处于领先水平。

      丰富的制造业人才资源汇聚。高素质人才汇聚是制造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上海是除北京以外两院院士最多的城市,拥有全国52%的5G通信人才、40%的集成电路人才和34%的人工智能人才。

      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上海算力指数位列全国第一,累计建设5G室外基站已超6.9万个,为上海建立智能制造的领先优势。上海设立了总规模100亿元的上海智能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与高端产业结合。通过搭建“需求发布+揭榜挂帅+产融合作”平台,已累计为智能制造创新企业和智能工厂建设提供超500亿元的专项额度。成立了上海市智能制造产融合作生态联合体,持续探索智能制造产融合作新机制模式。

      《白皮书》指出,上海智能制造形成了诸多的探索实践。一是开展了丰富的政策探索。上海市高度重视智能制造发展,制定了智能制造系列相关政策,为智能制造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指导。同时区级层面为配合智能工厂推进工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应政策助力智能工厂建设。二是开展了智能工厂标准流程探索。智能工厂建设是上海推动智能制造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智能制造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2020-2023年,上海市大力推进智能工厂评选,形成了经各区(集团)推荐、线上测评、现场评估、答辩评审等标准化流程。三是开展了线上、线下智能工厂评估诊断工作探索。

      《白皮书》显示,上海智能工厂建设水平领先全国。一方面,上海打造了19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60家单位111个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名单总数均位于全国城市首位,2023年全市国家级智能工厂和场景总数实现了“双倍增”。另一方面,上海累计建成177家市级示范性智能工厂和10家市级标杆性智能工厂,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工厂测评率超70%,智能制造五类新模式实现全覆盖。全市智能工厂生产效率平均提升50%以上,运营成本平均降低30%以上,带动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3.8%。

      从三方面提升智能制造发展质量

      当前,智能制造成为全球制造业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发展智能制造也成为全球制造业变革的必然趋势和引领全球制造业发展变革的方向。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发展智能制造也成为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

      2023年2月,上海印发了《上海市推进智能工厂建设领航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未来三年,上海将推进“20035”工程,建设200家智能工厂、20家标杆性智能工厂,实现3个全覆盖,达成5个核心指标倍增。智能制造作为一种新质生产力,是先进制造发展的必然趋势。《白皮书》建议,上海应主动担当,有针对性地提升智能制造发展质量,加快示范应用及优化产业生态环境,加快将上海打造成为全国智能制造产业的集聚地。

      建议一,提升智能制造发展质量。

      依托“机器人+”行动,支持龙头智能机器人企业重点攻关具身智能等先进技术。进一步提升数控机床的性能和精度,发展重点产业的专用加工设备。进一步加强工业系统互联,支持企业生产设备系统全面联网。依托首台(套)等政策,鼓励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攻关、试点和示范。

      推动智能制造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聚焦电子信息、先进材料、汽车、高端装备等领域,鼓励有条件、有基础的企业利用智能制造新技术开展以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为核心的智能化改造,建设更高水平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

      推动科技赋能智能制造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依托“智能工厂+”行动,更加积极推动全市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鼓励相关企业拓展全国乃至国际业务布局,提升上海在智能制造重点产业领域的辐射能力和竞争力。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工业机器人等细分领域的独角兽隐形冠军企业打造技术合作联盟,提升关键行业的横向合作和纵向集成能力,推动关键技术攻关突破与产业链向高端环节攀升。

      建议二,推动先进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突破。

      推动智能制造前沿新技术应用突破。支持工业企业布局智能机器人新赛道,引入语言通用大模型、视觉通用大模型、多模态通用大模型等前沿技术。

      重点区域试点应用。鼓励浦东、闵行等重点区域特别是张江、临港、大零号湾等未来产业先导区开展多场景、多层级应用示范,培育推广智能化设计、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定制、智能运维服务等新模式。

      扩大建设范围、分级分类建设。引导龙头企业建设协同平台,带动上下游企业同步实施智能制造,打造智慧供应链。

      建议三,进一步优化未来制造产业的生态环境。

      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针对重点产业领域探索“一业一策”,推出定制化解决方案。实施智能工厂领航计划,打造20家标杆性智能工厂、20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实施“工赋上海”行动计划,打造30个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梯度培育40家“工赋链主”企业。用好“智评券”“算力券”,支持企业数字化诊断、购买算力服务。

      搭建各类平台开展合作。提高平台服务水平,探索围绕六大重点产业,成立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提供“智库大脑”。强化区域合作,共建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智能制造产业链生态体系。

      优化金融、标准、人才等软环境。提升“一业一融”服务水平,鼓励全市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基金等金融机构参与智能工厂建设,探索产融合作新机制模式。在全国率先探索智能制造标准制定,支持龙主企业牵头制定全产业链智能工厂建设指南,推动上下游智能制造整体水平提升。探索针对不同人才类型出台更具吸引力、更具针对性的人才政策,助力提升全市智能制造产业核心竞争力。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能源局
    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湖南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广东工业园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南都网联合早报网凤凰网和讯网每日经济新闻第一财经网易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光明日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政府部门
  • 行业协会
  • 新闻媒体
  • 友情链接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