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中心 前沿观察

    长三角一体化如何引领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8日 11:55 点击量:589 字体: 分享:

      2018年11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近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已经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印发。站在新的起点上,长三角要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该如何深入展开?中央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赋予了“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的使命,三省一市如何在落实过程中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质量发展和跨区域合作的路径模式?

      战略定位: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7月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应勇透露,上述纲要明确了中央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定位,概括起来就是“一极三区一高地”,也就是要通过一体化的发展,使长三角地区成为全国经济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成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引领区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长三角一体化体现出国家区域战略发展新高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秘书长范恒山指出,从区域发展战略的演进角度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的提出是十八大以来所推行的以“一体联动、协同发展”为实质内容的区域战略的一种必然的逻辑延伸;从内容上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是迄今为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政策部署安排的一个制高点,为在更高层次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乃至国家持续发展提供了方向。

      三省一市迅速推动多方面落实

      号角吹响,长三角区域各地迅速行动。三省一市已积极以地方规划引领,示范区建设先行,在一体化制度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方面进行了多方面尝试。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主任马春雷透露,三省一市目前都在做实施方案,“我们一方面在编制总体方案,另一方面也是把确定的长三角一体化三年行动计划中的320项重点工作具体化,逐项实施。希望把一体化制度创新在小区域试点后,推广到更大范围中去。”

      6月21日,浙江省率先发布《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行动方案》。方案结合浙江实际,启动实施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高层次扩大对外开放、高普惠共享公共服务等九项重点任务。

      在覆盖了沪苏浙交界区域的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的示范区,一批一体化改革措施已经率先落地,重点改革措施包括规划、土地、投资管理、要素流动、财税分享、公共服务政策、生态管控、公共信用等。“我国改革开放中一条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先找一个地方试试,效果好了,成功了,再大面积推广。这就是先行先试、探索带路的作用。”马春雷希望,在示范区尽快形成一体化制度创新成果,为国家区域合作先行探路。

      高质量发展方面,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绿色的新发展理念得到践行。以创新发展为例,近日在安徽芜湖闭幕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启动了一批科创和产业合作平台,签署了一批重大合作项目。实际上,长三角区域的城市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又能够相互补充。三省一市深化分工合作,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把各自优势变为区域优势,提升区域发展的整体效能和核心竞争力。长三角可将包括上海在金融和国际化方面的领先经验、江苏制造业的雄厚基础、浙江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的优势以及安徽数量庞大的创业创新群体在内的资源进行整合,强化聚合协同效应,提升分工合作效能,推进优势互补、错位布局,最终实现“1+3>4”的高质量发展局面。

      为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探索路径

      站在新的起点上,长三角要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需要把握一些什么样的核心要求?在整体上需要走什么样的路径?更重要的是,中央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赋予了“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的使命,三省一市如何在落实战略过程中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质量发展和跨区域合作的路径模式?记者综合多位专家学者观点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推进。

      首先是细化明晰各项功能定位。在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明晰不同城市、不同产业、不同区域的功能、目标、定位,从而才能形成分工合理的区域空间格局,为分工协作打好基础。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谈到,过去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偏重于对外开放,而对内开放存在不足。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推进,未来对内开放程度决定了对外开放的水平,应避免把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成普通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或者一般的高技术园区。将示范区建设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应该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主要功能定位。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郝寿义认为,长三角高质量的一体化,在目标设计上,要由经济合作单一目标上升为经济、社会、生态合作的综合目标;其中,关键在于要明确主导目标,注意理清多重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

      其次重在补短板。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面对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短板在哪儿?范恒山认为,其主要在四个方面:第一,从思想上看,由行政区划限制所形成的“一亩三分地”决策思维仍然在一些政府部门普遍存在,一体化所需要的全局意识、统筹决策还没有全面地、真正地树立起来。第二,从地理上看,长三角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仍然比较突出,尤其是安徽省与其他两省一市存在明显差别。第三,从人群方面看,长三角区域城乡间人口基础性财产、现实个人劳动所得与社会公共服务所获等关键方面相差较大,在有的地区,甚至还存在为数不少的贫困人口。第四,从领域来看,在合作交流全面展开的同时,几乎在各个方面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阻隔和分割。受体制、利益等约束,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存在“断带”或对接不足的问题。

      第三,细化区域政策的空间尺度。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要确定实施抓手,细化区域政策的空间尺度。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建议可以从两个层面考虑:

      一是先行推进都市圈一体化,进而推动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改革委不久前发布了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都市圈的中心城市规模和一小时通勤圈的地域范围。由于有了明确的标准和相对较小的空间尺度,它实际上成为推动大城市群一体化的重要步骤和抓手。因此,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也应以建设现代化都市圈作为引领,重点培育发展上海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宁波都市圈和徐州都市圈。

      二是试点示范区建设。设立试点示范区可以缩小范围或尺度,有利于一体化体制机制的探索。目前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在制度性安排和实际推进上都取得了进展,尤其是突出了创新主题并把三省一市的9个城市(区)考虑进来。苏浙皖交界地区可考虑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合作实验区。这个区域有6个县,每个省2个县,还有上海的一块飞地,区域代表性非常强,所以这个地方能够在推进一体化方面做很多探索,如消除断头路和瓶颈路、生态共保共治、产业园区共建、人口户籍流动共管、社保和公共服务的对接互认等。但探索的主题应该是绿色发展,因为区内的安吉、郎溪、广德、长兴、溧阳、宜兴,生态环境都非常优良。设立苏浙皖交界地区长三角一体化绿色创新发展试验区,可以在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发挥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能源局
    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湖南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广东工业园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南都网联合早报网凤凰网和讯网每日经济新闻第一财经网易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光明日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政府部门
  • 行业协会
  • 新闻媒体
  • 友情链接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