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中心 前沿观察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难点问题及对策建议

    来源:江苏南京雨花经济开发区 朱洪萍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22日 09:26 点击量:529 字体: 分享:

      智慧城市建设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代表着新时期城市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城市经济转型、精细管理、优化服务的重要途径。智慧城市建设将进一步发挥以人为本核心作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城市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提升、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城市居民的获得感和参与感。近年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智慧城市热潮。建设智慧城市,离不开先进技术的应用与支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加快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智慧城市的步伐。智慧城市将以信息化创新引领城市发展转型,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城市发展融合创新,将统筹集约、低碳绿色、高效智能等先进理念、技术融入到生产、生活、管理的各个方面,极大地提升生产效率、生活水平、管理效能,全面支撑、高效促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一些难点问题亟待关注:

      一是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较为滞后。一方面,信息资源方面,尚未建立统一的基础数据库和标准统一的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机制,信息资源共享层次较低,信息的融合和共享较为困难,互联互通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有些地方的智慧城市规划不系统,在信息化建设上,并没有制定长期的城市发展规划,也没有进行相关的信息化建设等,甚至没有涉及物联网、云计算以及三网融合等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技术思路与模式比较落后。二是智慧城市的智慧化应用较为不足。一方面,宣传普及度不够,当前市民和企业智慧城市建设知晓度不够,且缺乏了解,智慧城市核心特征是“以人为本”,所有的技术手段或商业模式都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而智慧城市的建设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缺乏市民参与,导致市民与企业对智慧城市的应用与体验不足。另一方面,部门之间缺乏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协同处理机制,存在着一定的“信息孤岛”,阻碍了政府管理服务效率的提升。三是智慧城市运营成效较为不足。一方面,目前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大多由政府主导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策略,多以项目或工程付诸建设行动,而对成效方面缺乏审核,导致与社会需求偏差较大。另一方面,智慧城市相关的法规政策、高端人才培养等保障体系建设缓慢,影响智慧城市的建设成效,给智慧城市的持续发展带来隐患。

      为此,建议:

      1、提升智慧城市科学规划水准。一是注重顶层设计。编制出台各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顶层设计、总体规划、行动计划等,作为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制定与国家指标接轨和满足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和规范,抓好电子政务信息平台、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安全技术与应用等领域标准规范制定工作,构建标准化的支撑体系;从政府组织管理体系、城市信息化系统顶层设计、城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成熟应用示范工程等多维度切入,循序渐进,推动城市智慧化协同发展。二是注重智慧应用。突出应用,讲求实效,找准产业升级、民生需求的突破口先行先试。确定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注重信息惠民和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打造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社区等一批民生信息化应用,切实提升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三是加大科技建设。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加快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依托高校、企业和社会办学机构,打造网络信息培训服务平台;加强国家级、省级科研院所、电信运营商、IT企业等单位合作,共建产学研联合体,为智慧城市建设注入新动力。

      2、提升智慧城市智慧应用水平。一是提升公众宣传和参与度。综合运用多媒体、自媒体等多样化手段,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政务APP、政府网站、广播电视等,调动市民参与积极性,使公众参与到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当中。二是注重区域智慧化应用。强化智能化应用的统一窗口,实现服务的均等普惠覆盖,打造区域融媒体中心,成为群众“指尖上的服务窗口”,推进建设适配多类业务系统的统一输入平台;加快推动“雪亮工程”在区域的延伸覆盖,提高区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科技化水平;将智慧城市建设从政府投钱做项目的输血模式,变为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的造血模式,以网络化链接大市场,以智能化升级改造传统产业,提升本地产品附加值,形成独居特色的智慧经济。三是深入挖掘大数据融通共享。在智慧交通、智慧环境、智慧政务、智慧经济、智慧人居等方面,扩大新技术的应用;让大数据智能化成为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助推器”,在政府管理中,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通过智能化技术推进跨领域、跨平台、跨部门的数据融通共享,打破部门之间的行政壁垒。

      3、提升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成效。一是完善法律法规和问责制度。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各参与主体的行为,出台具备指导性、可操作性的管理规范,用来规范和约束包括各相关委办局在内的多元主体;出台专项监督考核文件,建立健全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明确智慧城市推进中各单位、各部门的责任分工,切实加强跟踪监测和考核;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行政问责机制落实,建立严格的责任问责机制,使得作为建设主体的政府部门行为受到规范约束,减小因政府行为不当带来的资源浪费。二是拓展建设资金渠道。积极运用“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投入模式,结合项目的公益性、功能性、商业性特点,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产权激励等多种形式,充分借助社会资本,选择合适的建设运营模式,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三是加强网络安全与保障。坚守安全底线,把网络安全的要求,贯穿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全过程,做到网络安全和智慧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实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能源局
    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湖南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广东工业园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南都网联合早报网凤凰网和讯网每日经济新闻第一财经网易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光明日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政府部门
  • 行业协会
  • 新闻媒体
  • 友情链接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