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中心 产经要闻 前沿观察

    成渝两地如何唱好“双城记”?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9日 12:51 点击量:263 字体: 分享: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6日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会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

      这次审议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来说意味着什么?重庆、成都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如何做?10月18日,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领域专家。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大举措

      今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问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成为国家战略。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规划纲要》的犹如建设的“总施工图”,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至关重要。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注意到,相比起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的内容,这次“两个有利于”的表述,新增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对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意义。 在易小光看来,这体现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新格局中的重要作用。这也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两地更要抓住这一重要机遇,积极作为,才能形成和长三角、粤港澳和京津冀比肩的“第四级”。

      “成渝地区拥有1亿多人口、18.5万平方公里土地、近7万亿经济总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场规模大、经济潜力足、回旋空间大。 ”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合伙人周涛说,加快双城经济圈建设将推动在供给与需求两端发力、拓展市场空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有力支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李敬认为,重庆和四川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健全合作机制,推进成渝地区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以及其他区域的互动,推动国内大循环的顺畅运行。同时,要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联接点优势,大力推进开放经济体制创新,积极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加快建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深化协同创新水平 支撑新发展格局

      未来成渝两地的协同创新将如何“破题”?

      重庆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两地科技主管部门携手合作,川渝协同创新打开新局面 。通过建立工作机制,川渝两地科技主管部门联合组建协同创新专项工作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商定了合作事项,共同签订两地科技合作“1+3”协议,制定了今年推进实施的4个方面、16项协同创新工作清单,联合向科技部报送川渝两地科技部门共同争取国家支持的6个方面、30项重大事项清单。还与四川省科技厅分别出资1000万元,聚焦人工智能、大健康两个重点领域,联合实施重点研发项目。与四川省科技专家库交换共享第一批8000余名专家信息。成立总规模50亿元的成渝双城经济圈科创母基金,首期10亿元重点投资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领域科创企业。川渝23个市区县、28所高校、11个高新区(园区)及7家企业,联合发起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创业联盟”。

      成都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在电子信息、光电显示等两地的优势特色产业协同创新创新领域,双方可实现互补共同发力;其次在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域,双方可实现共建共享;最后在国际科技合作领域,双方也能够抱团发力。

      目前围绕双城经济圈建设及“两中心两地”的定位,成都市正加快在科技创新领域做好顶层设计和谋篇布局。 全市高规格召开科技创新大会,重构成都科技创新体系、改革方向,加快相关规划、方案制定构筑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体系,目前“一核四区”西部(成都)科学城内,一大批高能级创新平台正加快建设。“同时,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继续深化在成都‘诞生’并推向全国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等多领域科技体制改革。”成都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重庆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志杰表示,两江新区与天府新区一道努力探索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以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为引领,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两江协同创新区,通过“科创+产业”,加速培育高端高质高新产业,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努力成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能源局
    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湖南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广东工业园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南都网联合早报网凤凰网和讯网每日经济新闻第一财经网易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光明日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政府部门
  • 行业协会
  • 新闻媒体
  • 友情链接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