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中心 前沿观察

    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7日 10:58 点击量:340 字体: 分享: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在构建以国内市场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文化产业的生产要素正在加速迭代,基础动能正在发生快速变化。要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正确的方向,直面文化消费方式剧变、技术创新缓慢和金融服务滞后等问题,深化改革、完善机制,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内生动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走中国特色的市场化、创新化、国际化发展路径。

      新技术驱动文化业态加速迭代

      产业要素组合形式正发生深刻变化。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虚拟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断加快,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流动和集聚效应凸显,将更大程度上激发文化产业模块化、规模化和集群化产品生产。同时,文化产业个性化定制、智能化配置、精准化分发、沉浸式体验等不仅会大大促进文化产品的线上线下重组与合作,还将催生更多个性化、复合型、体验型、交互式文化产品和服务。

      文化消费主流形式正发生深刻变化。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文化消费的数字化、交互化、线上线下联动化逐渐成主流,文化消费活动不断跨越地域和人群界限,极大地推进文化消费的普及和升级。数字化、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将重塑人们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和消费场景。传统文化消费场所的升级,除了需要加快自身产品更新和数字化改造外,还需依赖周边区域新基建的推进和相应服务的完善。

      新融合转变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行业发展边界日益模糊。在新技术的推动下,文化产业与创意和设计服务业融合加速,并以多种方式与科技、金融、制造、服务、旅游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文化产业边界正在不断突破和消解。

      数据要素成为重要资产。数据平台成为文化产业内容流、数据流、资金流的关键节点,“平台+技术+内容+垂直运作”将成为未来文化产业的基本生态结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聚,形成具有极强控制力的产业链节点。

      实体平台区位更加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正成为各类高科技文化产业平台建设的聚集地。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的重要节点城市正成为特色文化产业平台建设的重点区域。各类文化产业平台也成为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文化贸易迎来全新局面。“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海南自由贸易港、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及各类博览与交易会等平台建设的推进,也会继续加快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步伐。

      提升文化企业内生性创新能力

      以竞争中性原则对待民营文化企业。适当放开社会资本进入非文化安全领域的限制,提升民营文化企业的积极性和文化产业创新效率。运用差别征税或财政补贴措施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阶段的文化企业之间优化配置财政资源,加大对技术研发与创意人才培养资金投放。

      鼓励跨界搭建文化产业创新平台。以园区为载体,协同科研院所、产业共性技术平台、风投资本和研发转化机构等,通过“产业公地”“文化产业创新联盟”等措施实现产业链上大中小微企业创新共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促进文化创新产品的市场创新和试验。

      加快文化资源整合国际化步伐。以开放导向促进文化产业全球布局,对获取重大创新要素的跨国并购予以优先扶持。支持以产学研方式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充分利用国际文化技术创新资源和文化消费市场。鼓励通过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并购基金等方式开展同行业和跨行业的国际产业链整合。

      有效衔接文化产业和金融服务

      增强政府文化金融支持力度。制定更加符合文化行业特征的单独税收政策和征税办法,适当降低文化产业风险投资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小微企业税收标准。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对文化产业风险投资的激励作用,增加天使投资类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产业基础设施纳入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范围。

      拓宽文化企业自身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国家文化金融合作示范区的典型引路作用,激发文化金融市场活力。通过国有金融机构增信方式,扩大成长阶段文化企业专利、版权等知识产权抵押和资产证券化融资比例。鼓励运用公司债、重组私募等方式为成熟阶段文化企业提供银行间市场和债券市场融资。精选优质文化企业联合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债、私募债、联合债等各种企业债务融资规模。(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能源局
    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湖南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广东工业园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南都网联合早报网凤凰网和讯网每日经济新闻第一财经网易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光明日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政府部门
  • 行业协会
  • 新闻媒体
  • 友情链接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