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中心 前沿观察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贾敬敦发表署名文章:勇担使命 奋力推进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8日 10:40 点击量:308 字体: 分享:

      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经过30多年建设与发展的国家高新区,如何肩负起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在9月27日出版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上,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贾敬敦刊发署名文章,畅谈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十四五”规划开局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国家高新区要深入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九大及各届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高新区发展一系列指示和重要论述,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又“高”又“新”的发展方向,鼓起勇气、担当作为、深化改革,把高新区建设推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国家高新区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特别是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作出的重大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对高质量发展做了高屋建瓴的阐述,即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相协同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

      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国家高新区经过30多年的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成功探索了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积累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宝贵经验,在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创新创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具有突出优势。“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由于发展要求、发展目标、发展环境等的变化,国家高新区必然要作出适应时代的调整。

      一是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布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意味着人民群众对物质的需求已得到较好满足,普遍过上比较殷实富足的生活。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更是一个充满无限机遇和无穷发展机会的时代。它不以物质的基本数量作为主要的因素,而是以“质量”作为基本要素引导这个时代的发展,这意味着发展潜力更大,发展机会更多,经济社会也将更加繁荣。

      二是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意味着要靠科学和技术去开发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市场,探索新的生活模式,开辟新的发展阶段。依靠创新发展,中国已经进入了创新型国家行列。未来的发展更要靠科技创新,通过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不管是从历史经验看,还是从未来的发展需求来看,依靠科技创新都是根本性的选择,科技创新是一切创新的核心。

      三是城市群崛起带动区域经济实现新发展。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我国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其中最主要的社会结构变革就是城市群的崛起。目前来看,城市群是我国经济的主体,人口过千万的城市群贡献了我国GDP的大部分。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也必然要经历城市高质量发展过程,城市和城市群将继续保持强劲发展的态势。所以,创新资源、各种优质资源在城市里集聚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四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对“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路径作出的重大调整完善,对于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对于促进世界经济繁荣,都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无论是推动国内大循环,还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都离不开科技自立自强。我们既要认识到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任重道远,也要看到我国具有较为雄厚的科研基础、蓬勃的创新活力、强大的制度优势。在新的发展阶段,国家高新区要践行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五是加强基础研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前提必然是提升基础创新能力。只有加强基础研究,扩大和延伸中国人认识世界、认识现象的视野,以更加丰富的知识,才能开发新的技术,开发世界上没有的产品,创造新的市场,形成新的改革发展空间。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本质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尤其是靠关键核心技术的支撑与引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强调要调动企业从事基础研究的积极性,这是符合我国新发展阶段要求的正确决策。作为中国的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国家高新区需要为基础研究作出贡献,这是新时代对国家高新区的新要求。

      六是国家高新区建设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国家高新区是中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是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融合,探索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伟大的实践。

      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改革与创新,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的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和开放高地,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2020年,全国169家国家高新区的GDP跃上新台阶,达到13.6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3%。

      高质量发展表现为就业高质量。国家高新区入统企业从业人员达到2386万,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比接近40%,成为我国高质量就业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其鲜明的特点是,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科技型企业、加强研发,国家高新区的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平均水平。

      国家高新区孕育了一大批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企业和科技产业。目前,国家高新区集聚培育了全国36.4%的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成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67%的科创板上市企业。国家高新区内企业的研发投入占到我国企业研发投入的一半;国家高新区每万人从业人员拥有的发明专利为388项,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0倍;每万名从业人员R&D人员全时当量为822人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3倍。无论从研发投入规模看,还是从发明专利产出看,国家高新区都是名副其实的创新高地。

      推进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与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2013年,中央政治局在北京中关村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看来,发展中关村、建设高新区这步棋是走对了。”同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大连高新区时提出“高新区就是又要高、又要新”,要求继续建设好国家高新区。

      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2020年7月,《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对今后一个时期国家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意见》强调,建设和发展国家高新区,要继续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方向。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把国家高新区建成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一是做好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规划。 从实践上看,国家高新区成长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我们用适应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的一系列方式方法,实现了国家高新区富有成效的发展。在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如何规划好国家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提出适应新时代的目标任务和发展举措,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第一,做好空间布局。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国家高新区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做好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布局。国家高新区在建设之初,为了顺利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政策上的先行先试,采取了相对封闭的土地利用模式。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大胆地试、大胆地改、大胆地闯,国家高新区成功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园区的道路。从实践经验来看,国家高新区在空间上的集中布局,优势明显。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突破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目前,我们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任务依然繁重。在新的发展阶段,国家高新区依然肩负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的重任。采取相对封闭的土地利用规划,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先行先试,依然必要、有效。

      国家高新区的规划面积应当多大,这需要遵守国家土地政策,需要符合国家发展需求和地方发展需求。实践证明,国家高新区集中布局有优势,便于统一协调与资源统筹配置、便于改革举措的先行先试。如果采取“一区多园”的模式,要考虑两个前提:第一,是否有一个影响大、规模比较适中、能够起主导作用的核心区。如果没有这样的核心区,搞“一区多园”就不一定合适。有些国家高新区在布局上碎片化,片与片之间不能有效统筹资源,甚至互不统属,在项目与资源上相互竞争。第二,是否能统一领导。国务院批准建设国家高新区,就要按国务院要求设立相应的组织与领导体制,承担起国家高新区建设发展的职责。如果采取“一区多园”模式,或者国家高新区放在城市的一个行政区,所在地市级政府要如何承担国家高新区建设的主体责任?这需要有切实可行的方案。

      国家高新区都是近城市布局,目的是利用好各种科教资源、智力资源。在新时代,国家高新区应当是所在城市、所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新发展,国家高新区就要有更高的目标和宏伟蓝图。

      第二,要积极发展科技企业。 国家高新区是科技企业的策源地,是科技企业的发展成就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挑战,关键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创业,激发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的活力。通过科技创新创业造就一大批掌握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进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国家高新区要加强科技创新创业,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高成长科技企业,特别是硬科技“瞪羚企业”“独角兽”以及科技领军企业,全面推进科技企业在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和成长壮大。

      第三,要积极发展科技产业。 科技产业有两层含义。一是“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的协同”,通过部署创新链,支撑引领产业链;依托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通过部署创新链,可以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就有可能成长为未来产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从产业关联形态看,科技产业不仅是链条状的,也是簇团状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产业集群”。产业链是产业形态的时代特征,产业集群则是另一个特征,因此要推动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产业的集群化才能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产业场景,也有利于加强科技创新协作,促进创新平台建设。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高新区要更加重视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通过政策与制度创新,强化服务,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产业集群。

      第四,要推进产城融合。 1985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建设科技园区时就明确,选择若干智力资源密集的地区,采取特殊政策,逐步形成具有不同特色的新兴产业开发区。国家高新区发展到今天,由于所在城市规模的巨大扩张以及高新区自身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城市是智力资源的密集区,创新驱动离不开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特别是高技能劳动者密集的发展驱动。国家高新区的创新创业与科技企业、科技产业发展必然与城市社区发展相融合。国家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各类科技人才、创业人才、创业投资人才的集聚。国家高新区要变成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不但要有高质量的科技企业,还要有高质量的产业和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也应该有高质量、便利化的生活。

      第五,要加强能力建设。 国家高新区的能力建设主要是两项。一项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这就要求国家高新区要把创新能力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作为重大任务,用不断提高的创新能力支撑国家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国家高新区进行科技能力建设,要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服务于高新区的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于高新区科技企业的培育和科技产业的发展,包括要建设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也要服务于高质量社区建设。在新时代,国家高新区是不是要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科学方面进行部署,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应当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研究。另一项是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经过30多年发展,国家高新区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在新时代,要按照“五位一体”的要求推进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国家高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营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营造一流的人才高地。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不是全功能的政府机构,但也是具有科技创新发展功能、经济发展功能,以及生态环境建设和社区治理功能的政府机构。因此,国家高新区应该有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规划中要把治理能力考虑进去。

      二是营造良好政策与制度环境。 为进一步推动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科技部火炬中心在推动营造良好政策与制度环境方面做了积极探索。例如,为了推动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我们在总结地方实践经验基础上,推出了企业创新积分制,旨在建立一种基于定量评价、非传统财政或金融的新型政策工具,加快发现和精准支持一批研发能力强、成长潜力大、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目前已经在首批13个国家高新区进行试点,第二批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工作已经启动。此外,科技部火炬中心还在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政策研究和创业孵化载体政策研究,争取有更加优惠的政策出台。同时,探索在高新技术企业中推行加计扣除政策、延长创新孵化载体优惠政策等的可行性。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的素质和数量关系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国家高新区要进一步优化人才政策与制度环境,通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发展科技企业与科技产业、营造宜居环境,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高新区创新创业,特别是要吸引顶尖人才在高新区创新创业。

      三是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最重要的是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科技部对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高度重视,专门组织力量开展相关工作,推动国家高新区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科技部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科技部火炬中心组织开展了《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专项行动》。现在很多国家高新区已经行动起来,结合实际制定了自己的行动方案。

      从现在到2060年,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艰苦奋斗期。国家高新区既要自身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还要为全国的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技术支撑,提供科技产品,提供可复制的应用模式,为全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

      如果从科技产业变革的角度看碳达峰、碳中和,这既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机会。国家高新区应该从碳达峰、碳中和中率先创造投资机会、创造发展机会。用市场化的方法,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中,创造、发现新的机会和产业。

      四是营造适合创新创业发展需要的科技金融生态。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部门,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关键。科技金融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创新创业发展的关键。由于科技创新创业固有的不确定性强、风险较高的特点,传统的常规的金融方式很难满足创新创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发展科技金融。

      30多年来,国家高新区为发展金融,特别是科技金融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成就了我国创业投资行业的形成和发展。在高质量发展时代,国家高新区必须进一步重视金融工作,重视发展科技金融行业。要有专门的机构,配备专业队伍负责科技金融工作,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相关政策与制度建设,推动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与人力资本的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在国家高新区用市场化的手段发展科技金融行业。国家高新区既要积极引入商业金融、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也要与它们合作营造适合创新创业发展需要的科技金融生态,探索适宜科技创新创业发展的金融工具。

      值得高度重视的是,国家高新区应该成为区域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载体。要进一步加强与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合作。同时,加快证券交易所外的资本市场建设,包括上市之前的各种并购和产权交易市场,特别是科技创新创业股权交易市场、知识产权与科技成果交易市场。从时间因素看,较长周期的贷款、债券,也是重要的资本工具。国家高新区也要在权益类科技金融发展上积极探索,既为创新创业融资,为科技企业和科技产业发展融资,也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贡献力量。

      近几年,科技部火炬中心进一步加强了与金融部门、资本市场部门的合作。目前,已与上交所和深交所建立了制度化的合作关系,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建立了合作关系。近期,科技部火炬中心与中国工商银行联合开展了“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十百千万’专项行动”,将选择部分国家高新区开展科技金融试点工作,切实加大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五是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强调要坚持党对国家高新区工作的统一领导。首先,国家高新区所在城市的市委要加强对国家高新区的领导。国家高新区党工委要自觉、主动向所在地市委请示汇报高新区的工作,要坚持加强党建工作。其次,《意见》明确要求国家高新区建设的主体责任是高新区所在地市级人民政府。

      为此,国家高新区要细化落实主体责任,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国家高新区除了承担经济发展的功能外,还承担着体制机制改革、政策上的先行先试、提升创新能力、人才服务、相关社区建设与治理等繁重任务。显然,仅赋予国家高新区经济职能是不全面的。要对标《意见》要求,认真落实国家高新区管委会的职能设置。

      另外,各地科技行政部门也承担着支持国家高新区建设发展的职责。国家高新区是科技部门服务经济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阵地,相关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科技政策以及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应当向国家高新区倾斜。

      斗转星移,万象更新 。新目标已经清晰,新征程已经开启,新机遇就在眼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科技部火炬中心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按照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新定位,牢记使命、永立潮头,守正创新、砥砺前行,奋力推进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能源局
    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湖南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广东工业园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南都网联合早报网凤凰网和讯网每日经济新闻第一财经网易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光明日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政府部门
  • 行业协会
  • 新闻媒体
  • 友情链接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