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淮安开发区:“三个落实”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
今年以来,淮安经开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全面落实“不见面”开标、政府采购优惠政策、电子投标保函应用等举措,最大限度激发招标采购市场主体活力,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是落实“不见面”开标。全面推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实行招标文件线上下载、投标文件在线上传、不见面开标和在线评审。截止8月份,共组织68个项目采用了“不见面”开标,不见面率达94%,实现了让企业“零跑腿”的同时,为项目招采服务按下了“满意键”。
二是落实政府采购优惠政策。政府采购全面取消投标保证金;对200万以下的货物和服务采购项目,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全部要求采购人在编制采购文件中注明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同时,明确对小型和微型企业产品的价格给予6%-10%的扣除,用扣除后的价格参与评审。
三是落实电子保函应用。5月份以来,该区大力推进电子投标保函在工程招投标领域应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8月份,共在48个工程类招标项目进行了推广,有997家企业使用电子保函,占比50.3%,为企业节约现金占用约2.41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市场竞争,激发了市场活力。
下一步,该区将持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放管服”改革要求,不断推进招标采购服务标准化、电子化和便捷化,营造公平公正、便捷高效、竞争有序的交易环境,为经开区“二次创业”作出新贡献。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