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中心 前沿观察

    辽宁沈阳铁西区:数字赋能制造“蝶变”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29日 11:37 点击量:51 字体: 分享:

      医药“制造”变“智造”,数字赋能为场景赋智,工业互联网“万物互联”……春节前夕,记者走进沈阳市铁西区多家企业,感受到当地正热火朝天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造升级“老字号”,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加快建设高水平数字铁西。

      医药“制造”变“智造”

      “不是秒级,是毫秒级!”辽宁方大集团东北制药102分厂厂长鲁忠生,有些微胖,嗓音雄浑。也尽管戴着厚厚的口罩,但他斩钉截铁的语气,仍让记者对“毫秒级”三个字印象深刻。

      鲁忠生口中的“毫秒级”是说102分厂智能化生产车间,小容量制剂生产线A的生产节奏快到毫秒级。

      “你看,眼前的这条生产线,每支药剂出厂前都要经过15台相机、290余张照片进行可见异物比对;每盒药品称重时,即便少了一张巴掌大的说明书都能被检测到并剔除掉。这都得益于医药‘制造’变‘智造’。”鲁忠生一边带着记者逛生产线一边说。

      东北制药始建于1946年,是沈阳“老字号”的知名代表。2018年经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辽宁方大集团旗下企业后,“混”出了增长动力,“改”出了发展活力,通过打造“数字东药”,用大数据擦亮了老字号品牌。

      在203分厂,吡拉西坦智能化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这条生产线是全球最大的吡拉西坦智能化生产线之一。

      “我们随时可以迎检。”在203分厂吡拉西坦生产现场,副厂长徐思佳说这话时,底气十足。

      底气来自哪里?“智能化实施后,各项生产工艺数据完全公开透明可追溯,实现了自动控制。这条生产线接受了省级监督检查、国内外客户多次审计,均顺利通过。”徐思佳说。

      医药“制造”变“智造”,带来了生产的新模式、精细化管理的新方式,更为企业带来了看得见的经济效益。该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5.69亿元,同比增长7.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402.55%。

      东北制药生产指挥中心主任王维琳表示,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控制运营成本、确保药品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企业的产品更有市场竞争力了。“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正在推进,‘智造’为我们带来了良好机遇,我们对未来更有信心了。”王维琳告诉记者。

      提升核心竞争力

      阳光洒在开发大路上,两侧均是当地的老企业。沈鼓集团、特变电工、沈阳机床……这些企业一个比一个“老”。

      铁西区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34个制造业行业,该区涵盖32个,拥有3000多家工业企业,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三分之一强,以大国重器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占全区工业比重70%、全市40%、全省近20%。

      “老字号”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新芽”何处生发?

      一大早,沈鼓集团测控公司诊断服务工程师谢宇峰就来到了他所在的机组远程监测及故障诊断中心,筛查机组异常预警服务的数据。

      正跟记者寒暄时,谢宇峰收到了一条“内蒙古某重要客户设备运转异常”的消息。他立即通过“沈鼓云”服务平台在机组上部署的传感器,将机组在用户现场的各种参数数据实时传回企业,并将运转异常原因和有效解决方法告知客户。1个小时左右,故障被及时排除。

      “沈鼓云”是沈鼓集团推出的数字服务平台,通过数据驱动、智慧服务,打造中国流程工业设备“云医院”,为石化等行业提供五大类机组预知性维修和诊断服务,可有效保障用户的机组安全和经济利益。

      压缩机被称为“工业心脏”,如今,这“心脏”添加了智慧的“大脑”。在沈鼓集团转子车间,这智慧的“大脑”便是数字化运营管理系统。2022年,围绕“数字沈鼓”建设目标,沈鼓集团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车间建设,增强了人、机、料万物互联能力,持续建设数字化透明工厂,以数字化为场景赋智。

      数字化转型让这家老字号尝到了甜头。“十三五”期间,公司营收年均增长13.3%,订货量年均增长15.8%。

      “数字化转型是国有企业特别是老字号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沈鼓集团董事长戴继双表示,国有企业正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数字化转型可从根本上改变企业运营管理和创新发展的方式和模式,从而使要素配置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附加值更高。”戴继双说。

      建设好“数字铁西”

      在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灯塔工厂已实现“万物互联”。

      这得益于该公司建立的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IOT),将企业全部的设备数据采集起来,生产运营数据、设备运行数据以及全方位的视频数据、能源数据实时反馈至各大管控平台,并最终汇聚至三一数据中台。

      “我们基于三一IOT平台,结合5G技术,实现设备100%在线管理,车间内全部设备588台,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占全部比重的84%,并全部接入互联网。共建设自动化产线13条,自动下达到数字化设备的作业指令占全部作业指令的比例达80%以上。”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数字化部总监史鹏飞介绍。

      三一重装灯塔工厂只是铁西区依托工业互联网数字赋能产业转型的缩影。铁西区工信局党组成员王彦民介绍,目前全区已建成5G基站3200个,全区重点规上工业企业互联网接入率达75%,位列全市第一。打造工业领域5G应用场景35个,占全市70%以上。通过数字化改造,企业降本增效幅度在20%以上。

      “工业互联网为铁西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动能、新活力。”沈阳市铁西区委书记郭忠孝表示,铁西要发展数字经济,强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挥“星火·链网”超级节点(沈阳)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工业大数据交易中心和“产业大脑”,构建高端、高效、安全的数字生态,加快建设高水平“数字铁西”。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能源局
    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湖南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广东工业园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南都网联合早报网凤凰网和讯网每日经济新闻第一财经搜狐焦点新区网易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光明日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政府部门
  • 行业协会
  • 新闻媒体
  • 友情链接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