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搜索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产经新闻

    中国农村发展报告:农村发展呈现五大特征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27日 11:34 点击量:745 字体: 分享: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着农民增收难、农业农村投入资金不足、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各类人才短缺等难题。”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闫坤7月25日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同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编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部署,是破解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发展困境的根本途径,是城乡协调发展政策演进的必然结果。

      新时代背景下,要从根本上破解社会的主要矛盾,就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中国特色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闫坤表示,应始终抓住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不放松,建立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联动机制,构建可持续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明确乡村全面振兴的标志和实施路径,采取分区分类的差别化推进策略。

      该《报告》同时发布了中国农村发展指数及中国农村发展指数测评报告。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构建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由农村产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生活现代化、体制机制保障与政策性供给四个维度29个指标构成。《报告》显示农村发展呈现五大特征。

      农村发展水平继续稳步提高。2016年,中国农村综合发展指数达到0.677,与2015年相比提高了0.028。生活水平维度对总指数的增长贡献率最大,达到39.3%。而城乡一体化维度的贡献率出现大幅下降,在总指数增长中的贡献率仅为3.6%。

      生态环境改善明显,维度发展失衡有恶化倾向。2016年,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分别为生态环境(0.168)、城乡一体化(0.158)、生活水平(0.137)、经济发展(0.116)和社会发展(0.099),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不同维度之间存在的发展失衡趋于恶化。

      农村发展的主要贡献来自于生活水平提升。2016年,四大地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总指数的增长主要来自于生活水平维度的提升。

      地区间差距有所扩大。在省级层面,农村发展整体上呈“两端分化、中间趋同”的分布特征。2016年,农村发展水平最高的五个地区总指数平均值为0.942,农村发展水平最低的五个地区总指数平均值为0.539,两者之比为1.748,地区间农村综合发展水平的差距出现扩大。

      维度间发展失衡在东北与西部省份更突出,但普遍趋于缓解。


    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湖南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联合早报网南都网央视网网易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和讯网光明日报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国家部委
  • 社会团体
  • 新闻媒体
  • 开发区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