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搜索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产经新闻

    社科院报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解决四大难点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13日 09:58 点击量:682 字体: 分享:

      7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18)称,改革开放以来,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发展受到思想观念障碍、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城市偏向政策长期延续等因素影响,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四大难点。

      一是农民增收难,持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短板。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明显乏力,农业生产对农民增收的贡献逐步下滑,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是依靠农业经营净收入之外的国家财政或第二、第三产业支撑。同时,农村居民的收入绝对水平依然很低,城乡收入差距依然很大,仍高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水平,比1983年高近50%。

      二是农业农村投入资金不足,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薄弱环节。2016年,城市的燃气普及率是村庄的4.26倍,城市的生活污水处理率是村庄的4.67倍。从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角度看,2016年,城市居民的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是农村居民的1.8倍,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和平均支出水平分别是农村的1.6倍和2.1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然是制约中国乡村发展的主要障碍。

      三是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实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任务艰巨。农业面源污染是造成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2016年,中国化肥使用强度高达每公顷359.1千克,比世界平均水平高3倍,农药使用强度则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流失的化肥、农药给大气、水、土壤等带来严重污染。

      四是各类人才短缺,提高农民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是关键。由于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长期不足,中国农民整体人力资本水平偏低的状况未得到根本转变,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处于较低水平,全国91.8%的农业从业人员仅具备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西部和东北地区接受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不超过7%。农村人口的年龄构成、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远不能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要,成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亟待解决的难题。

      《报告》建议,要从根本上破解社会的主要矛盾,就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一要始终抓住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不放松;二要建立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联动机制;三要构建可持续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四要明确乡村全面振兴的标志和实施路径;五要采取分区分类的差别化推进策略,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村庄,实行分区分类的差别化推进策略,鼓励探索多种形式的乡村振兴模式。

      《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18)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组织研究的年度系列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今年出版的是第三本。全书包括总报告和综合篇、经济发展篇、社会发展篇、生态环境篇等4篇17个专题研究报告。


    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湖南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联合早报网南都网央视网网易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和讯网光明日报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国家部委
  • 社会团体
  • 新闻媒体
  • 开发区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