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同舟共济,浙江开发区绘出战疫同心圆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浙江各地的开发区携手众多企业,积极响应省市各级政府和商务部门的部署要求,应急物资紧急开工,捐款捐物,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贡献力量。
图片来源:浙江新闻
在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谨澳生物科研人员日夜奋战,全力以赴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研究,已于1月30日成功上线科研用SARS-CoV NP重组蛋白和MERS-CoV NP重组蛋白,可助力于新型冠状病毒10分钟快速免疫学检测试剂的开发。
而蓝天制衣公司的部分员工就在1月27日就已提前开工。据统计,一个熟练的车工,一天大概只能生产20件防护服,而春节期间到岗的员工一共也不过60多个人,铺天盖地的各地物资紧缺信息牵动着每个蓝天人的心,也引起了社会热心人的关注,陆陆续续有志愿者主动要求加入这个“第二战场”,保证生产。
在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上市公司兴源环境在除夕夜接到了参建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污水处理系统的任务。当晚,兴源环境主动请缨的员工多达百余名。至今他们仍奋斗在最前线,夜以继日,抢工赶工。
杭州麦乐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在春节期间接到了来自国家工信部的紧急通知,要求该企业提前复工,为红外测温仪提供配套产品。麦乐克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在12小时内抽调就近骨干员工,成立复工突击生产小组,在做好员工防护的条件下,红外测温元器件生产线1月28日早上已正式安全开工。
面对疫情,杭州新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抓紧生产医用红外热成像设备。此设备可以在大规模人群中发现体温异常者,并精准标记,适用于机场、火车站等人流密集场所。据悉,企业已在近日完成所有库存产品的发货,共计约120多台,主要发往浙江各地交通枢纽及部分医疗机构。
位于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众多医疗器械材料生产企业,度过了忙碌的春节。振森钢构集团在除夕当天接到45000平方米医用临建房复合板的订单,这些复合板将用于武汉火神山医院病房搭建;大华股份加班加点生产红外热成像检测设备,助力相关部门提升检疫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杭州谊诺包装股份有限公司为海康威视、大华股份赶制红外人体测温检测设备包装用的聚乙烯发泡材料;浙江珍琦护理用品有限公司申请复工生产成人纸尿裤,保障疫区病人、医护人员使用;泰林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用于传染病房和核酸检测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消毒的汽化氧化氢发生器。
万华氯碱有限公司积极响应政府防疫动员,一线员工24小时满负荷生产,已累计为全市防控疫情免费提供了180吨次氯酸钠消毒液(84消毒液的主要成份)。生产产能从150吨/天提至300吨/天。据统计,截至2月2日24时,该公司已累计供应次氯酸钠溶液180.6吨,按比例稀释后,可直接使用16254吨,可完全满足全市需求。这些溶液都向社会免费供应,主要用于宁波机场、地铁、医院、学校、公交车站、街道等各类公共场所杀菌、消毒等。
建德市横山气体有限责任公司是浙江地区重要医用氧气生产制造及供应企业,自1月23日浙江省启动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尽管企业已经放假,部分外地员工已经回家,给生产带来了一定影响,但是企业管理层把保障全省各大医院供氧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确保运氧车把液氧运往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大学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杭州市第二医院等防疫隔离单位,同时在不断调剂保障疫情单位的前提下继续服务杭州各大医院。
在兰溪经济开发区,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经过紧张的准备后,于1月26日正式恢复了金笛牌复方鱼腥草合剂的生产,以实际行动支援疫情防控战役。企业位于(兰溪)现代植物药产业园的一条全自动生产线正在灌装75%药用乙醇消毒液。在了解到不少医院紧缺医用消毒液后,经该公司疫情防控小组统筹安排,企业调整生产线,组织职工将库存乙醇调配成75%药用乙醇消毒液,免费捐赠给需要的医院。
浙江新德意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向包括杭州、湖州、宁波等省内各大医院以及吉林、广东等省外多家医院和医药公司供应用于防止临床交叉感染的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一次性使用输液用连通管等十六个产品,目前已达到正常产能的50%,日产量为10-12万套医疗器械产品。
浙江源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主要向浙江、广州、上海等相关医院和各医疗器材公司供应雾化面罩、氧气面罩、抢救面罩以及鼻氧管、吸痰管等医疗器械,目前达到正常产能的50%,日产量约5000套。
浙江德清亿凯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为浙江传化集团生产除菌液灌装壶,目前达到正常产能的1/3左右,日产量为4300只。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