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搜索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图片新闻 新闻

    快看!国家高新区按下“新基建”快进键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02日 11:43 点击量:1851 字体: 分享:

      今年以来,中央多次就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出重要战略部署,有关部门、地方纷纷出台相应举措。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国家高新区“新基建”建设也按下了“快进键”。

    360截图20200402114544944.jpg

    图片来源:广州高新区

      “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特高压、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七大领域。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新基建发挥了重要作用。

      超前布局“新基建”项目

      近期,多省市重大工程项目复工率达100%。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不少国家高新区紧盯基建项目投资,“新基建”更是受到热捧。

      3月29日,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24个重点项目同时投试产,其中包括8个新基建项目,预计达产产值(营业收入)约1172亿元。

      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抢先谋篇布局,部署“新基建四大区域”:鱼珠片区规划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科学城创建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区;知识城构建通信网络国际数字枢纽;生物岛建设生物安全智慧岛。

      当日,该区在全国率先发布《加快“新基建”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十条》(“新基建10条”),以“新基建”为抓手,打造数字经济新样板。据悉,这是全国首个区县级“新基建”产业政策。政策重点对“新基建”高端项目和人才予以扶持,包括3年投入1亿元,培育一批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方面的领军企业,构建完备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生态等,单个项目最高可获5亿元奖励。

      3月27日,成都高新区新经济项目“云签约”暨线上推介会成功举行,爱奇艺等11家企业在线集中签署投资合作协议,项目总投资超过122亿元。签约落地项目涵盖大数据、人工智能、5G、数字文创等领域。

      成都高新区新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新经济活力区将进一步强化硬核科技引领,加大5G、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项目布局,完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强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做实产业应用场景建设,着力打造高品质科创空间和中国(成都)5G产业未来城,积极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经济策源地和活力区。

      近日记者从重庆高新区获悉,2020年该区将着力实施系列“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发展机遇。

      重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该区即将建设和续建的数百个重点项目中,就以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城市轨道交通等“新基建”项目“打头阵”。当前,涉及“新基建”的重大项目就有20多个,吸引投资金额超过百亿元,其中5G、数据中心、车联网等“新基建”项目布局十分抢眼。

      其中,深圳市金三佳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数字产品制造商,计划在重庆高新区投资5亿元,打造集5G智能安防数字产品研发、生产、销售、运营结算为一体的总部基地。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投资9000万打造的智能汽车测试评价公共服务平台,计划于2021年完成,涉及500亩场地内的自动驾驶模拟场景建设及5G、V2X测试通讯系统布置等项目。建成后,将加速推进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重庆高新区还“牵手”浪潮集团,在重庆高新区设立西部运营总部项目。目前,相关落地方案已经出炉,双方正就细节进行商讨,预计2020年下半年落地开工。

      “新基建”为发展注入新动能

      健康码、远程办公、在线教育、机器人配送、无接触终端、疫情态势预测预警、复工安全检测系统……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冲击的同时,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领域为代表的“新基建”焕发“新机”,成为助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与传统基础设施相比,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更注重数字化、智能化等科技创新。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的战“疫”中,众多国家高新区“黑科技”大显身手,成为不可或缺的力量。

      百度、旷视科技、格灵深瞳、久译科技等企业研发的新型智能测温设备在机场、车站等大人流场所实现落地应用;东华软件、神州数码等企业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参与应急医院信息系统及安全建设;云知声、龙芯中科等提供智能语音电子病历系统和基于国产CPU的医疗自助终端,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便利;京东、美团等研发的机器人、无人车,广泛用于药品、物资的自动配送……近日记者从中关村科技园获悉,中关村推动防疫抗疫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颇有成效,已有近90家企业的120余项技术产品达成合作意向,为全国防疫抗疫工作贡献了中关村企业的科技力量。

      作为成都“新基建”中人工智能的重要一极,位于成都高新区的AI创新中心聚集了数十家人工智能企业和研发中心,他们充分利用自身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研发多项“黑科技”助力疫情智能化防控,在人工智能技术服务抗疫前线及后方中都发挥出重要示范作用。

      通过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搭建的基于弹性切片的5G SA(独立组网)智慧医疗专网,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隔离病房率先启用移动查房车。医护人员只需将5G移动查房车推入隔离病房,医生就能通过切片的5G网络,和医护人员及病人进行高清视频对话,详细了解隔离区内病人状态,以及对医护人员进行远程救护指导,让很多诊疗、会诊、指导等不用进入隔离病房即可完成。

      “5G时代数据流大规模、高速、低延时的传输,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推动力。”研发该技术的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相关研发负责人说,通过在医疗专网中部署切片,实现医疗业务和公众业务的隔离,避免疫情特殊时期大量的公众业务突发影响医疗业务,为医生和患者之间构筑一条绿色通道。

      该研究院还研发出一款自主移动式紫外线智能消毒机器人上岗战“疫”。机器人能实现沿路径自动高水平消毒,包括病人路径、医护人员路径和医废路径,同时还能进行多点位自动消毒,自动前往相应科室和规划好的点位进行工作,让医生和患者避免接触传染。


    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湖南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联合早报网南都网央视网网易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和讯网光明日报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国家部委
  • 社会团体
  • 新闻媒体
  • 开发区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