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搜索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图片新闻 新闻

    贵州各地开发区向改革创新要发展效能 创新一子落 发展满盘活

    来源:贵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2日 14:29 点击量:293 字体: 分享:

      开发区作为贵州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承担着改革发展和开放创新的重要任务。为激活开发区内生动力,今年以来,贵州省研究出台了《贵州省规范开发区管理机构促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创新开发区管理运行机制的若干措施》,直面问题与矛盾,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在全省铺开。

    360截图20211122143308769.jpg

    图片来源:贵阳开发区

      全省各地开发区聚焦经济发展主责主业,从本地实际出发,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以去行政化改革为方向、以体制机制为突破口,明确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方向,突破要素瓶颈,优化资源配置。

      这场高位推动下的管理运行机制创新,为开发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保持80%左右。

      精简管理机构聚焦主责主业

      我省这一轮规范开发区管理机构,核心就是让开发区回归本位,聚焦主责主业。全面加强经济管理服务职能,剥离不必要的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和具体的开发运营职能,开发区管理机构职能从“大包大揽式”向“轻装上阵式”转变。

      “我们根据开发区功能定位,要求开发区内设机构精干设置和扁平化管理,对全省开发区内设机构设置明确控制数量。”省委编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各地可根据开发区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在限额内自主设置内设机构,机构设置体现“大经济、大招商、大建设、大服务”体系,并按照要求精简综合事务部门,加强经济职能部门,构建起职责明确、精简高效和扁平化的内部管理体系。

      立足“大经济”体系,贵阳高新区组建产业发展局和科技创新局,承担了发改、工信、统计、科技等部门职能,负责从产业定位、规划布局到政策制定、扶持服务等产业培育全流程工作,实现“产业+科技+创新”一个部门统筹、服务企业一个口子对外,推动经济与科创深度融合、相互催化。目前,共聚集国家级研发平台2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4家。

      数据显示,经清理规范,全省139个开发区管理机构保留100个。其中,处级机构减少33个,科级机构减少6个,精简比例为28%,整合后的开发区管理机构更加精干高效合理。

      创新人事制度优化人才队伍

      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说到底是要做好“人”的文章。

      在贵阳高新区,通过人事制度改革,多名优秀年轻干部通过竞聘走上领导岗位。王菁菁是贵阳高新区一名派遣人员,凭着多年来出色的工作表现,今年被选聘为贵阳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成为贵阳高新区最年轻的内设机构副职领导。

      紧紧抓住“人”这个关键因素,全省各地开发区在选优配强领导班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实行灵活高效的用人机制:现有人员身份封存管理,封存后全员“起立”、竞聘上岗。不再有“身份”之差,只有“岗位”之别。同时,各地结合实际创新薪酬分配形式,参考人才市场价格合理确定薪酬水平,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充分调动大家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活力。

      为加强开发区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很多开发区面向全县、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引进人才,一批懂经济、懂金融、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充实到开发区的领导班子中。

      从原开发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中组织竞聘,从机关事业单位公开遴选,社会化方式择优选聘……多种方式并用,开发区干部队伍实现了学历、年龄、专业等结构的优化提升,年轻化、知识化成为两大特点。

      探索市场化改革提升运行效能

      基于以市场化改革引领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各地尝试探索“党工委(管委会)+公司”的管理体制,为园区添活力。

      走进黔南高新区双龙工业园区,项目建设热火朝天、机器轰鸣。这个产业园,由福泉市于2015年成立的贵州省兴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发运营。

      “过去,虽然很多开发区设立了市场化开发运营主体,但无论规模还是水平,层次都不高,主要表现在搞开发的多、搞运营的少;专业主体多、综合主体少;国有企业多、民营企业少。”黔南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翟建新表示,黔南高新区按照事业部制的方式建立高新区(兴泉集团)企业化管理运行机制,设立行政事务部、财务金融部、规划建设部、投资发展部、经营管理部等5个板块,将高新区干部职工和兴泉集团员工实施“岗位重组”,重新调整进入5个业务工作板块,并根据工作需要推进部分重点岗位“交叉任职”,确保“权责统一”,全面提升了高新区运行效能。

      “各地开发区应积极深入探索实行‘党工委(管委会)+’多种管理模式,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开发区运营,对开发区实行整体化建设运营。”贵州经济智库首席专家王明怀认为,市场化改革不是一蹴而就,随着用人制度创新的同步推进,一批专业人才将“加盟”。同时,在改革过程中,开发区管委会部分原有工作人员被调整到平台公司和运营机构,补上市场这一课,也会更加适应开发区未来发展需求。


    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湖南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联合早报网南都网央视网网易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和讯网光明日报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国家部委
  • 社会团体
  • 新闻媒体
  • 开发区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