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搜索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网站协办单位 云招商 开发区推荐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

    来源:中国开发区协会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30日 11:07 点击量:334 字体: 分享: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银川经开区”)是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规划面积近60平方公里,现有各类企业1万余家,其中:工业企业37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1家,专精特新企业百余家,国家及自治区级研发创新平台170个,先后荣获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绿色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等荣誉,是银川市经济发展“主战场”和“排头兵”。

      近年来,银川经开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和“创新发展引领市”的发展要求,紧盯“两都五基地”和“千亿级园区”建设目标,立足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三大主导产业和数字经济、现代物流“3+2”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高质量项目,推动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3年底,园区现有各类企业9483家。2023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01.46亿元,同比增长27.3%;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19.43亿元,同比增长30.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15亿元,同比增长19.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61.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32.3%;完成“四上”(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企业营业收入1120亿元,突破了千亿元大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优势产业

      新材料产业:现有规上企业28家,依托园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发展优势,重点围绕光伏材料、蓝宝石、硅部件等领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先后引进隆基绿能、TCL中环、蓝思科技、浙江天通、浙江晶盛、中欣晶圆、盾源聚芯等企业,形成单晶硅产能122GW、硅片产能93GW、电池产能15GW和配套能力,年产8200吨蓝宝石晶体、2160万片蓝宝石晶片、1260万枚半导体级硅片、9.5万只半导体级石英坩埚,大尺寸晶圆、半导体级硅部件成为国内外芯片供应链上重要的配套产业。目前,园区新材料产业产值已超540亿元,拥有产值100亿元以上新材料企业2家,产值10亿元以上新材料企业5家,建成了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单晶硅棒和国内最大的工业蓝宝石生产基地,形成了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光伏材料生产基地。“十四五”期间,重点引进以光伏材料和锂离子电池材料为主的新型能源材料,扶持发展以大尺寸硅半导体材料、工业蓝宝石材料、电子陶瓷材料以及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为主的电子信息材料,建成“中国新硅都”、智能终端和半导体材料生产基地,打造千亿级规模的新材料产业聚集区。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48家,发展智能铸造、数控机床、轴承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主要以大型铸钢件、高端精密轴承、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为主,培育了共享、小巨人、舍弗勒、威力传动等一批“单打冠军”,部分产品畅销国内外,企业技术研发水平行业领先。以大型风力发电机为主的新能源装备已基本形成产业链,拥有首个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是装备制造国家示范基地。正在推动轴承智造小镇、智能终端产业园、高端产业综合配套区建设,开创产城融合、协同发展新局面。“十四五”期间,重点引进新能源装备、数控机床、轴承、智能铸造、智能终端及工业机器人六大领域项目企业,逐步形成层次鲜明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条。

      大健康产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48家,立足本土优势,挖掘特色资源,重点发展枸杞深加工、乳制品、葡萄酒等产业,已聚集蒙牛、张裕葡萄酒、沃福百瑞、顶津食品等绿色食品企业和启元、康亚、同仁堂等医药企业,具备一定产业基础。“十四五”期间,重点引进培育绿色食品、高端奶、枸杞深加工、健康食品、医药工业、医疗器械六大领域和健康管理服务研发、商务平台等项目,重点发展现代中药、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打造银川医药健康产业集群。

      数字经济产业:抢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软件信息技术、物联网、供应链等大数据应用基础,引进中电子等央企联合体投资建设信创产业基地,全面加快应用与示范中心、中电PKS生态示范区等项目建设,构建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全产业生态链。 “十四五”期间,重点引进电子信息材料、智能终端、存储芯片、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及软件信息等项目,打造西北独具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西北数字经济示范园区。

      现代物流产业:抢抓 “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机遇,依托公铁物流园,按照“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建设国际多式联运物流中心,依托海铁联运、多式联运和中欧班列通道,搭建开放高效的物流平台和区域物流中心,建设“银川国际公铁物流港,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打造链接“一带一路”国际多式联运枢纽、宁蒙陕甘毗邻地区核心商贸物流枢纽、大宗物资及跨境商品供应链组织枢纽和宁夏开放型枢纽经济新增长极。“十四五”时期重点引进国内外大型综合物流企业,参与园区基础设施、物流平台、管理系统等功能建设。


    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湖南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联合早报网南都网央视网网易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和讯网光明日报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国家部委
  • 社会团体
  • 新闻媒体
  • 开发区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