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搜索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图片新闻 新闻

    长沙高新区:“麓谷创新指数”正式发布!

    来源:长沙高新区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30日 10:47 点击量:435 字体: 分享:

      12月28日,长沙高新区管委会、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联合编制的《长沙高新区麓谷创新指数(2021)暨先进计算产业发展指数》正式发布。长沙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体泽,长沙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吴江参加发布会。

    360截图20211230104823893.jpg

      根据测算结果显示,2013-2020年总指数呈连续增长趋势,2020年达到133.16,年均增长率为4.18%。园区发展质量水平稳步攀升。

      “麓谷创新指数”是长沙高新区自加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阵营后,于2016年探索设计的反映园区创新发展动态的指标体系,是继中关村之后全国第二家发布创新指数的园区,现已连续6年公开发布。

      “麓谷创新指数(2021)暨先进计算产业发展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立足于新时期长沙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聚焦先进计算产业发展动态,形成了涵盖创新驱动力、产业成长力、变革引领力、开放竞争力、融合发展力等5个一级指标、15个观察维度、53个基础指标。该指数以2013年为基期,对2013—2020年长沙高新区的创新发展情况进行了测算。该指数包含总指数和先进计算产业发展指数,总指数以指标体系中所有指标为基础进行测算,反映了园区整体创新能力的变化;先进计算产业发展指数选取指标体系中的部分相关指标进行测算,用于反映园区先进计算产业创新发展的最新表现。

      指数显示,长沙高新区创新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迈出高质量发展坚实步伐。

      (1)测算结果显示,2013-2020年总指数呈连续增长趋势,2020年达到133.16,年均增长率为4.18%,园区发展质量水平稳步攀升。

      (2)长沙高新区先进计算产业展示出强大创新活力,以首位意识和标准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持续推进“芯”“软”“安”“端”四大领域的全面发展和迭代创新,2020年,先进计算产业发展指数增至171.98,年均增长率达8.05%。

      (3)五个一级指数增长路径显现差异。其中,“产业成长力”指数增速最快,年均增长率达6.19%,表明园区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开放竞争力”呈现先急后缓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达5.52%,反映园区在创新、经济、环境等方面国际竞争能力进一步提升;“创新驱动力”指数增速稳健,年均增长率为4.89%,反映园区在整合创新创业要素,增强创新能力等方面成效显著;“变革引领力”和“融合发展力”指数呈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

      指数显示,长沙高新区优质资源和创新要素加快集聚,先进计算产业创新发展基础得到夯实。

      (1)双创投入规模和力度持续加大。2020年园区企业R&D经费支出最高为225.8亿元,营业收入5170.2亿元,企业R&D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达4.37%。园区管委会当年财政科技拨款逐年增加,2020年达31.2亿元,同比增长41.82%。

      (2)高素质创新人才占比稳步提升。2020年,园区从业人员中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占比达到6.28%。通过各类人才计划引入的人才数量大幅增长,2020年增长至338人,同比增长了22.9%。先进计算产业从业人员数逐年提升,2020年增加至52868人,占园区从业人员总数的13.56%。

      (3)创新平台整体布局和实力得到提升.2020年国家级研发机构数为171家,同比增长了1.18%,拥有新型研发机构91家,各类创业服务机构38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平台数量和水平同步提升,2020年园区省级以上先进计算产业创新平台数达56个,同比增长7.8%。

      (4)双创产出快速增长。2020年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数为1886个,较2019年增加了91个。其中,当年先进计算产业企业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数达到190个。当年技术合同成交总额为47亿元,当年新创办科技企业数达2679家。

      指数显示,长沙高新区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先进计算为园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1)营业收入持续提升。2020年园区营业收入达5170.2亿元。“两主一特”产业持续壮大,实现产值848亿元。

      (2)产业转型升级加快。2020年获得软件著作权4681件,全年获批市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企业187个,其中国家级试点示范14个,占全市51.8%,位居全省第一。

      (3)新兴产业规模扩大。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逐年提升,2020年增至1651家。瞪羚企业不断涌现,上市企业数不断提升,2020年瞪羚企业数达175家,各类上市企业数达47家。

      (4)先进计算产业营业收入逐年递增,2020年增长至371亿元,规模带动效益逐步释放。2020年累计先进计算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110家,拥有先进计算产业上市企业数6家。总投资180亿元的世界计算·长沙智谷项目启动建设,配套系列先进计算产业推进政策,促成48个企业项目意向落地,全力竞逐数字经济新赛道。

      指数显示,长沙高新区质量、效率、动力变革持续深化,保持高位发展势头。

      (1)园区经济效率提升明显,2020年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1.02万元/人,2020年工业增加值率为40.36%,当年企业营业利润率为9.66%。

      (2)园区当年研发投入强度5%企业的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持续提升,2020年增至22.6%。营业收入中高技术服务业营收占比达8.17%,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

      (3)园区加快推进企业创新积分制建设,成为被科技部火炬中心批准的全国首批13家企业积分制试点单位之一,已实现数据集成企业4227家,成功承办国家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制推进会议。

      指数显示,长沙高新区开放合作水平与开放竞争实力全面提高.

      (1)2020年,园区企业当年PCT专利申请数达88件,企业累计参与制定形成的国际标准16项,高技术产品和技术服务出口占比高达82.42%,园区进出口总额达78亿美元。

      (2)统筹海外人才引进、创新创业、产业培育等各类服务资源,从业人员中留学归国和外籍常驻人员数占比逐年提升,2020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高达117.98亿美元。

      指数显示,绿色引领、产城融合、产教融合加速推进,园区宜居宜业水平得到提升.

      (1)绿色宜居水平不断提高。2020年,长沙高新区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为0.069吨标准煤/万元,较上一年下降15.8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98天,较上一年增加30天。

      (2)教育医疗质量和水平稳定增强。区内中小学和医院数量增至35家,园区教育医疗质量和水平稳定增强。绕打造17个“15分钟生活圈”,先后建成教育医疗、社区养老、文化体育、生活服务、生态景观、公园绿地等120余个公共配套和提质改造项目,形成了园区、城区、景区的有机融合。

      指数显示,长沙高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态势良好。园区需再接再厉,坚持发展先进计算等新兴产业,立足国家需求,发展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积极争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报告指出,长沙高新区要继续勇担发展重任,发扬“敢为天下新”的长沙精神,高标准谋划“长沙智谷”建设,以应用场景助推先进计算产业做大做强,增强园区企业内生增长动力,塑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生态体系,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园区的目标迈进。


    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湖南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联合早报网南都网央视网网易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和讯网光明日报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国家部委
  • 社会团体
  • 新闻媒体
  • 开发区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