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搜索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图片新闻 新闻

    产业发展做优重点、做强优势,株洲探索园区规划新模式

    来源:创新开放的湖南开发区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23日 12:24 点击量:697 字体: 分享:

      3月18日,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湖南省园区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解读文件,就构建全省园区联动新格局、产业发展新体系以及塑造园区产业发展新优势等三大重点任务提出了明确规范。

    360截图20220323122649198.jpg

    图片来源:潇湘眼

      《规划》指出,全省园区建设将聚焦“3+3+2”领域,首先要做优“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及航空航天装备”三大重点产业,其次还应做强“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三大优势产业。其中,《规划》多次强调,要重点发展以株洲为核心引领的产业格局。

      湖南省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中,株洲市凭借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航空动力产业占据两席。2021年,中国轨博会会址长期落户株洲,湖南通航领域首个专业化国际性博览会在株洲开设分会场……

      株洲作为全省乃至全国动力产业的绝对领头城市,依托株洲经开区、株洲高新区等主要园区打造“中国动力谷”。在新一轮动力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面前,株洲这两大园区各自能获得哪些机遇?又拥有哪些经验可供株洲市其他园区学习借鉴呢?

      01株洲高新区力争GDP翻番

      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切下,株洲动力产业园区的发展被摆上重要位置。

      株洲高新区作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在轨道交通产业方面,2015年产值已突破千亿,成为全国最大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2016年,中车株洲所获得全国首批17家“轨道交通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的资质;2018年,轨道交通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在株洲高新区动力谷自主创新园落地建设……这些关键的重大项目逐一落子园区,印证着株洲高新区轨道交通产业的经济活力。

      2021年第一季度,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2.2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7.7%。未来五年,株洲高新区力争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同比增长翻番,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技工贸收入冲刺5000亿元,在全国高新区排名中继续保持第一方阵。

      02株洲经开区争创国家级园区

      相比之下,株洲经开区建园时间晚于株洲高新区25年,作为株洲产业园的后起之秀,株洲经开区于2022年3月9日提出“创建国家级经开区”目标,一时引发广泛关注。跃升国家级园区,株洲经开区的底气何来?我们或许可以从园区一组组“飘红”数据和傲人荣誉中管中窥豹。

      株洲经开区从产业项目发力。2021年,园区共有力合厚浦、生物科技园示范园等26个项目开工建设,张力科技、云创智城等22个项目竣工投产,中车尚驱等43个项目签约落户。未来,园区将集中做大做强现代装备制造业、信息技术及北斗应用、生物医药“两主一特”产业集群,建设技工贸收入过1000亿元、产城融合发展的国家级经开区。

      株洲经开区以产城融合作答。2021年,经开区积极对接长沙市雨花区、浏阳市、开福区,签署相关合作协议14个。园区引进长沙市一中合作办学,全面启动云龙融城未来社区建设以及开通了株洲城铁大丰站到长沙高铁南站的城际公交。2022年,经开区将主动融入长株潭东部先进制造业发展带,并联动石峰区主动拥抱长沙,打造城市建成区达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20万以上的长株融合新城。同时,经开区还将依托北斗产业园,力争到“十四五”末,园区卫星制造产业产值达20亿元、北斗卫星应用终端和运营服务产业产值达50亿元、“通导遥”数据综合应用及配套产业产值达200亿元、北斗全产业链规模达300亿元,奋力建成“北斗产业名城”。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28日,株洲经开区主要领导干部换帅,株洲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庭恺兼任株洲经开区党工委第一书记。在招商引资方面,以“大领导招大商”方式,加速关键性项目决策落地。此外,由市委常委主要领导带队,有助于园区加强政企沟通联系,营造亲商、招商、安商、重商的争资引项氛围,从而加速实现国家级园区跃升目标。

      纵观株洲市产业园区,轨道交通、航空动力两大世界级产业已“一片红海”,其他园区要想在产业规划中寻得机会,发力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等特色产业不失为好的选择。

      以醴陵经开区为例,依托湘赣边合作示范区、长株潭一体化、株湘娄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等政策叠加优势,重点发展新兴优势产业链——先进陶瓷材料产业链,助力打造株醴新城新的经济增长极。

      再者,茶陵经开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主导产业、服装服饰特色产业,商贸物流、家居建材、食品药品三个辅助产业,计划未来5年,园区力争实现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100亿元,税收达3亿元,推动茶陵成为株洲市电子信息产业重要一极。

      为此,全市园区各自发挥比较优势,坚持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助力株洲加快形成经济发展第三增长极,值得期待。


    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湖南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联合早报网南都网央视网网易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和讯网光明日报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国家部委
  • 社会团体
  • 新闻媒体
  • 开发区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