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搜索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前沿观察

    “一县一策”兴产业 甘肃以县城为载体全力推进城镇化建设

    来源:中国经营网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23日 13:31 点击量:548 字体: 分享:

      近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大力实施强县域行动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印发实施。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若干措施》包括总体要求、功能定位、推进任务等3部分,提出44条具体措施和35项推进任务,旨在把县城建设发展摆在城镇化建设更为突出的位置,全力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若干措施》明确了4个方面的措施,要突出重点城镇建设规划布局,突出因地制宜引导分类发展,突出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突出建立有效推进机制。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县域经济始终是中国经济的基本盘,而县城建设同样也是新型城镇化在中国最重要的基本面和载体,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除了构成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基础性之外,还具有因地制宜探索新型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模式、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转型的重要意义。

      县域经济谋发展

      郡县治,天下安。作为最基本的行政区划单元,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一环。一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县城建设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近年来,各地方将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夯实区域经济发展底部基础的重要抓手,相继出台意见、政策措施等,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促进县域经济特色化、差异化、融合化发展,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关数据显示,甘肃省国土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辖12个市、2个民族自治州,86个县级行政单位,其中69个县市常住人口2490万人。2021年,全省GDP为10243.3亿元,外贸进出口总值490.9亿元。

      相较于大多数省份而言,甘肃县域经济总量小,强县缺失,人口规模也较小,多重因素导致甘肃县域发展整体较弱。

      7月上旬,甘肃省出台《甘肃省强县域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其中要求,立足省情和县域实际,实施强县域行动,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繁荣兴旺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翟建军介绍,《若干措施》的目标在于,全力以赴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千方百计壮大经济规模,打造一批工业强县、经济大县、农业富县、文旅名县和生态美县。

      《若干措施》提出,甘肃省将全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力争到2025年末,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全省县域经济规模达到1.2万亿元以上,超100亿元以上县域增加24个,总数达到46个;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达到150万人次以上;打造12个地区生产总值超百亿级的园区。

      重点城镇建设规划布局方面,凸显“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以兰州都市经济圈为核心、省内其他县城为支点,打造覆盖黄河沿岸、河西走廊和陇东南3个区域板块的城镇带发展格局,进一步细化明确加快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县城57个。

      柏文喜认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产业布局、人口分布在城镇、县乡之间的平衡协调,应该在人口和资源双向流动中促进其重新布局以及价值增值,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在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中的切实落地实施。

      分门别类兴产业

      产业兴,农民富。近年来,甘肃省把发展富民产业作为强县域的主抓手,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助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若干措施》明确,要突出因地制宜引导分类发展。结合各地发展实际,分门别类,提出城市服务型县城构建中心城区与县城组团发展模式,打造与邻近区域中心城市通勤便捷、功能互补、产业配套的卫星县城;工业主导型县城发挥工业基础优势,强化园区平台支撑,按照一县一主业打造产业县城。

      而农业优先型县城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主,提升辐射带动乡村振兴能力,打造城乡融合的新型县城;文旅赋能型县城依托历史文化根脉,加快县城面貌更新,打造以文塑旅、开放包容的魅力县城;生态功能型县城通过有序承接转移人口,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县城。

      在五大发展类型基础上,筛选出3个人口流失率20%以上的县城作为重点,引导人口持续流失县城加快转型发展。

      翟建军解读称,把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作为实施强县域行动的有效牵引和抓手,以落实《若干措施》为重点,立足自身实际,把准功能定位,集中要素和资源,加快县城转型升级发展,支撑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县城发展质量和县域发展水平。

      此外,《若干措施》明确,突出建立有效推进机制。坚持省级统筹、市州协调、县区抓落实;坚持“一县一策”、规划引领;坚持县城为主、兼顾乡镇;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带动,初步选择敦煌市、榆中县、皋兰县等16个条件好的县城作为示范县重点发展。

      “产业是县城建设发展的根基,培育特色产业需要立足县域资源禀赋。”柏文喜说,要挖掘自身比较优势,具有竞争力、可持续的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群与生态圈,制定县域内企业重点发展计划,制定“一县一策”实施方案。

      


    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湖南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联合早报网南都网央视网网易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和讯网光明日报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国家部委
  • 社会团体
  • 新闻媒体
  • 开发区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