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搜索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图片新闻 新闻 国家级开发区动态

    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典型案例之长寿经开区规划环评

    来源: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3日 16:52 点击量:614 字体: 分享:

      2021年7月以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的通知》《关于在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开展碳排放评价试点的通知》等文件,推动全国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工作。目前,温室气体管控纳入环评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果,现以“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典型案例”为主题陆续发布,供交流借鉴。

    360截图20231013165502341.jpg

      一、基本情况

      重庆长寿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范围10平方千米,已入驻企业69家。规划主导产业为综合化工、钢铁冶金、装备制造,规划时限为2021—2025年。

      园区估算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为829.46万吨CO2,从排放过程来看,化石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净调入电力、油气系统甲烷逃逸和废弃物处理排放量占比分别为86.2%、7.1%、5.9%、0.5%和0.3%。从排放行业来看,化工、热电和建材行业排放量分别为342.0、320.1和97.1万吨CO2,占园区排放量的41.2%、38.6%和11.7%。

      二、技术探索

      长寿经开区规划环评在《重庆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碳排放评价(试行)》的基础上,构建了与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相同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实现园区底数与行政区底数可比;充分依托市域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采用了特色评价指标(园区温室气体排放量占行政区比例),分情景预测了新增化石燃料燃烧、油气系统甲烷逃逸、工业生产过程、净调入电力、废水处置等规划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与规划区现有排放占比、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评价结论。

      三、工作亮点

      一是优化能源结构,实现清洁燃料替代。规划环评针对园区三家耗煤企业特点,从燃料替代和能效提升两方面提出减碳措施,并要求园区在规划期燃气热电联产机组建成后逐步替代现有燃煤热电联产机组,通过“煤改气”调整能源结构,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推进;二是严格新建项目准入要求,严控能耗和排放增量。规划环评明确提出新建、改扩建化工项目,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应当达到重庆市同行业先进水平,钢铁、化工、水泥新建、改扩建项目应实现煤炭消费减量。三是梳理可行技术,推动园区低碳发展。针对园区主导产业偏重的特点,梳理了可用的减排和低碳技术,提出了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建议。

      四、评价成效

      按照规划环评优化调整的方案,园区在实现规划发展目标的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预计下降28%。

      专家点评

      长寿经开区规划环评以统筹协同“控煤-减污-降碳”作为评价主线,分情景预测了多种规划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从能源结构优化、严格环境准入要求、推动产业低碳转型等方面对规划提出了优化调整建议和实施要求。评价思路和方法对于以产业转型和减污降碳协同为导向的产业园区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湖南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联合早报网南都网央视网网易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和讯网光明日报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国家部委
  • 社会团体
  • 新闻媒体
  • 开发区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