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搜索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图片新闻 新闻 国家级开发区动态

    长春新区“新”在哪?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12日 12:17 点击量:839 字体: 分享:

      囊括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春北湖科技开发区、长春临空经济示范区的长春新区——是第17个国家级新区,管辖面积428平方公里,2016年获批至今,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春智慧法务区在这里重磅登场,多项创新性改革实践获国务院通报,超410户“专精特新”企业在这里落地生根……长春新区仿若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吉林这片黑土地上,引领一个产业新、技术新、人才新的“新区”奋进在新时代新征程。

    image.png

      组团打拼,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长春新区集聚了11.4万户市场主体,845户高新技术企业,2023全年引进落位项目118个,新兴产业药谷、光谷、新材料建圈强链,高新、北湖、临空齐头并进……

      长春应化所北湖园区签约,长春新区中科新兴产业园签约,标志着长春新区在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上成果不断,不再让企业“单打独斗”,而是“组团打拼”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融合突破产业链创新链,依托创新创业优势基础,统筹科技创新的资源配置、项目布局和上下游协同,凝聚科技攻关合力,提升创新能级。

      走好集约化、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快构建“311X”现代化产业体系,规划建设永春现代生物医药城和北湖未来科学城“双翼齐飞”的科创新格局,长春新区一幅全新壮美的产业蓝图正扑面而来。

      打破技术壁垒,凝聚科技力量

      2023年,长春新区经济实力稳步提升,1月至11月,长春新区规上工业产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2%,限上社消零增长16.3%,核算服务业增长13.6%,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省市前列。

      长春新区亮眼的成绩离不开新区企业日新月异的跨越式发展。“OLED产业发展中最大的难关就是研发技术能够实现跟随客户的需求前进。”长春海谱润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海谱润斯始终坚持自主研发,逐步攻克OLED蒸镀材料,是国内第一家打破国外技术壁垒的国产材料企业。

      2023年,长春新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一个显著印记,就是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卫星频频上天。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布局日趋成熟,以航天技术催生空天信息产业的前景呼之欲出。

      突破零下40度低温、5500米高海拔、7级强风自主飞行极限,无人机核心性能续航、载重提升2倍,占地缩小为常规无人机1/4,长春新区企业长光博翔无人机有限公司全球首创的“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已经成为行业颠覆性的创新技术,成功突破行业技术瓶颈。

      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转化为新的发展能量,有108颗卫星组网的长光卫星也深谙此道,长春新区正推动创新能力突出的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链主”企业和产业链关键节点控制企业。

      搭建人才创新平台,增强发展驱动力

      2023年,长春新区加快建设长春人才创新港核心区,高水平申建的欧美同学会东北海创中心即将获批,院士专家联合会正式落位,万科泊寓人才社区正式启动,全区各类人才资源总量达15万人,汇集“311X”主导产业人才近10万人,合作院士23位、170人获吉林省高层次人才认定。

      长春新区集聚各类双创孵化载体58家,在孵企业2000多户,创造人才创业就业岗位3万多个,其中摆渡创新工场累计孵化企业221家,带动就业8600余人。

      围绕生物医药、光电信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长春新区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协同发展,“以项目引人才、以人才带项目”,先后主办、承办了“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长春新区杯”创新创业大赛等多项双创赛事,并在大赛后持续做好项目跟踪,实现人才与项目的“无缝对接”、技术和产业的“优势叠加”。

      长春新区还联合一院三所和高校、省科技厅,开展协同创新,加快建设吉大仿生大科学装置、长白山实验室、吉林省科技创新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目前,新区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近100个。

      发挥在企业和高校院所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促成金赛药业、希达电子等百余户企业与院校紧密合作,在博信光电、禹衡光学等24家企业建立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开展新区重点企业进校园专场招聘会等招聘活动44场,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4400余个。通过聘任长春理工大学科研人员担任“科技副总”模式,共同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各类创新难题和技术瓶颈;通过“揭榜挂帅”机制,合作培养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

    2024 1.19.jpg

      发展新兴产业、凝聚科技力量、搭建人才创新平台,长春新区处处欣欣向荣,散发着蓬勃生机。2024年,长春新区将以更“新”的姿态,奋发在振兴之路上。


    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湖南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联合早报网南都网央视网网易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和讯网光明日报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国家部委
  • 社会团体
  • 新闻媒体
  • 开发区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