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宁波经开区:这里的科技创新辐射全国
制造业是北仑(宁波经开区)的名片,海天集团是北仑(宁波经开区)制造业的“传奇”。
这家最初只能做镰刀、锄头的农机小企业,从百元起步,历经半个多世纪精耕细作,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精密注塑机,销量蝉联全球第一。
作为一种工业母机,注塑机是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加工设备。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虽是注塑机产销大国,但在国际市场上鲜有话语权,很多高端产品只能依赖进口。
“在一次次关键技术攻关中,海天改写了市场格局。”海天集团品牌部负责人赵艳说,就在前不久,海天8800吨超大型二板式注塑机正式交付海外客商,刷新了行业纪录,也代表了中国制造的无限可能。
成绩背后,是海天对于创新的坚守与执着。年逾八旬的海天集团创始人张静章说,海天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5%用于技术研发,不断迭代产品技术,从速度、精密度、节能环保等各个方面向“世界第一”冲刺,即便在最困难的年份也没停止过。
一个地区的制造实力,既体现在海天这样航母级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上,也离不开众多活力四射、韧劲十足的中小企业。北仑(宁波经开区)是全国闻名的“中国模具之乡”,有大小模具企业3000多家,全国压铸模具六成出自这里。在工信部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中,北仑压铸模具产业集群榜上有名。
走进北仑(宁波经开区)灵峰工业社区臻至模具车间,工业机器人正对一套套超大型车身结构件模具进行精密机加工,五轴深孔钻机齐奏出火热的“生产序曲”。2020年3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在这里为民企、中小微企业点赞,称它们“有灵气、有活力,善于迎难而上、自强不息”。
“当时正值铝合金取代钢铁研发的紧要关头,这是汽车行业的一个颠覆性产品,也是我职业生涯里最艰难的一次技术攻关。”臻至模具生产部经理罗礼斌说,近距离聆听了总书记的讲话倍受鼓舞,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经过上百次试验,构件40余个打孔任务圆满完成。
然而,中小企业的研发能力毕竟有限,从传统汽车零部件模具开发向世界最大压铸模具研制进军,臻至这条路走得并不顺畅。针对高端创新资源先天不足的短板,北仑(宁波经开区)把目光投向了高校科研院所,大手笔引进建设了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世界一流标准参与并推动甬江科创区建设。
目前,北仑(宁波经开区)已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知名高校、中国科学院系统大院大所等,联合建成了六大区域创新平台。臻至的研发难题,正是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的联手攻关中获得了破解——仅用5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一体化压铸模具,令国外同行刮目相看。
有了科创赋能,臻至模具的一体化压铸模具一举从3年前80吨重跃升至现在200多吨重,产值也由此前1亿多元增长至3.5亿元,生动诠释了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
“近年来,北仑区域创新平台已与区内40多家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了合作,在集成芯片、高分子材料、智能装备等领域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北仑区科技局副局长邱志刚说。
由海天研究院牵头的塑料注射成型装备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就是其中之一。赵艳表示,“在液压传动、数控技术等产业链企业配合下,海天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在高端注塑机伺服控制系统等尖端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全球创新资源协同破题,通过构建企业创新联合体,形成了链主企业携手上下游企业共同技术进步的创新机制。如今,一个海天集团已拓展出几十个“海”字号企业,成功拉动了14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
今天的北仑(宁波经开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感受到科创的分量。作为宁波舟山港核心地,北仑(宁波经开区)的产业结构一直“港”味十足——临港工业以及由港口衍生的服务业,在地区经济占比上遥遥领先,而传统农业比重不足0.4%。
这样的产业结构,让很多地方羡慕不已。但北仑(宁波经开区)清醒地认识到,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临港工业,受行业周期冲击大,即便是轻资产的服务业,也面临贸易占比过高的问题,尤其是港口贸易对大宗商品价格高度敏感,对产业链下游稳定运行影响大。
“与其他地方相比,北仑更早地面临了发展要素的制约,更早地遭遇了产业动能退坡的问题。”北仑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程说。
产业结构太“重”,是北仑(宁波经开区)成长道路上的幸福烦恼。一方面,传统重化工业发展带来了稳定可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这些行业发展已进入成熟期,且大都以来料加工为主,普遍存在着创新动力不足、产业升级缓慢等挑战。
“方法只有一个:向新质生产力要动力!北仑不仅要工业立区,更要创新强区。”北仑区发改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张继胜说,北仑(宁波经开区)紧抓自贸片区提升发展和甬江科创区建设两大机遇,抢占新赛道、拓展新空间,全力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促进科创成果转化落地,加快创新策源力提升。
高质量科创平台矩阵、“热带雨林”式企业生态,为北仑(宁波经开区)内涵式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正是在科技创新的加持下,北仑(宁波经开区)前行的步伐变得轻盈起来——
从重化工向新材料产业转变。北仑(宁波经开区)推动传统炼油产业“往上走”,按照C2、C4、C6的新材料链条进行梳理开发,既熨平了产业周期波动,又拓展出全新的赛道。
从传统汽车制造向工业智造转变。北仑(宁波经开区)依托当地减速机、伺服机等领域的研发优势,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转型发展,努力打造一个会跑的“人形机器人”产业。
从企业单打独斗到产业链“兵团作战”。北仑(宁波经开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链主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以新质生产力释放新动能。
……
更多变化悄然而至。2023年,北仑(宁波经开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等指标均居浙江省市前列,在全国创新百强区排名中也冲入前50位,并连续3年获得浙江省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北仑(宁波经开区)还成功突围“问鼎”,捧回代表浙江省科技创新工作的最高荣誉——科技创新鼎,这是宁波市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区县。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