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搜索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图片新闻 新闻 国家级开发区动态

    银川经开区:追“高”逐“新”势头劲 “3+2”现代产业发展向“实”而行

    来源:银川经开区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3日 14:20 点击量:1209 字体: 分享:

      摘要:6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宁夏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独特,要走特色化、差异化的产业发展路子,构建体现宁夏优势、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4 08 23.webp.png

      殷殷嘱托,切切期望,如同灯塔,让行进中的银川经开区发展道路更清晰、脚下步履更有力。

      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银川经开区始终坚持以实干突围,以奋斗开局,聚焦“三新”产业和“三都五基地”建设目标,依托产业发展基础和要素成本优势,加快构建了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三个主导产业和数字经济、现代物流两个新型业态的“3+2”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在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呈现出新态势。

      新材料

      今年7月18日,晶盛机电在经开区投资建设的第8个项目—宁夏旭晶PV级石英型材及器件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扩大园区新材料产业规模,助力‘中国新硅都’加快建设。”据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晶盛机电自2020年落户银川经开区这片投资热土上,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先后投资建设了“工业蓝宝石晶体制造加工项目”“年产1200万片4英寸蓝宝石晶片切磨抛智慧化”等7个项目,宁夏新材料产业园已初具规模。2023年,企业在银川布局的6家公司总体营收近50亿元,实现税收超3亿元,已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宁夏新材料产业“强链、补链”贡献了晶盛力量。

      高位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银川经开区以全方位、宽领域、高起点的视角,加强规划引领,强化政策保障,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园区产业能级集链成群,集中资源力量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激发实体经济发展内在动力,努力打造新材料产业发展新优势,为“三新”产业发展和“三都五基地”建设增添新动能。

      如今,银川经开区新材料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尤其在光伏材料、半导体材料、工业蓝宝石三个领域,先后落地高纯石英材料、硅芯、切磨抛、大尺寸硅部件、切片等项目,并建成了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单晶硅棒和工业蓝宝石生产基地。中环车间黑灯化率已达80%,成为光伏行业的创变者与引领者;盾源聚芯石英坩埚及硅部件有效填补国内生产空白,进一步扩大在全球的市场份额;晶盛机电在银川打造新材料板块最大“拼图”,努力为全区新材料产业发展再创一片新蓝海……

      高端装备制造

      走进宁夏共享铸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共享铸钢”),只见车间设备高效运转,生产线上工人目光专注,正开足马力抓生产、拼经济……作为园区高端装备制造业明星企业,共享铸钢以技术创新冲刺行业前沿,不断突破一项又一项“卡脖子”行业壁垒,大型水轮机叶片铸造技术世界一流,让企业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实现了蝶变升级。

      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银川经开区持续培育壮大智能铸造、数控机床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先后引进了共享、小巨人、天地奔牛、巨能机器人等一批行业地位突出、市场占有率高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方阵,并实施建设了威力风电增速器、舍弗勒汽车轴承、乔锋数控机床、联创5G智慧电动城市等多个项目,重点领域协作配套水平加速向中高端迈进。

      “我们的产品覆盖新能源汽车、半导体航天等一些关键领域。我们可以做到从机床自动化再到整体的柔性线设计深度融合。”宁夏福思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如今,银川经开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实现量质齐升,共享3D打印智能工厂成为世界首个万吨级铸造3D打印成型工厂,综合集成技术世界领跑;大河数控机床在加工汽车、船舶等发动机缸体缸套的珩磨机床方面已形成优势,结束了国内高端珩磨装备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隆基宁光智能仪表开发出的成套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服务于广大用户,企业产品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银利电气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智能电网及风电光伏等领域,并成功为我国空间试验站研发配套变压器、电感器;威力传动“风电增速器智慧工厂”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风力发电增速器研发生产基地;小牛自动化太阳能电池片全自动串焊机、太阳能电池串与汇流带焊接机打破了光伏串焊机依赖进口的局面,成为业内不可忽视的存在……

      大健康

      近期,银川经开区大健康企业宁夏沃福百瑞枸杞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福百瑞”)与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签约,这不仅标志着企业在枸杞深加工领域实现新突破,也为园区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耕枸杞行业,专注枸杞精深加工技术的进步,深度挖掘枸杞的保健和药用价值,不断开发出枸杞精深加工系列产品,全面提升企业枸杞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努力为园区大健康产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沃福百瑞相关负责人说。

      大健康产业是推进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高端健康消费品龙头企业,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宁夏)有限公司在银川经开区投资建立同仁堂健康生产基地,通过建设洁净中药饮片、食品、保健食品生产线和提取中心及研发与质检中心,促进同仁堂品牌与西部资源完美结合,进一步助力经开区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布局。同时,作为中国最大的羊胎素生产基地,银川伊百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借助科技合作项目,先后与中科院、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大学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合作机制,拥有真空冷冻干燥、生物提取及片剂、粉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饮品等多条专业化生产线,并陆续推出了枸杞籽油、枸杞原浆、黑枸杞籽油、黑枸杞原浆、鹿肝枸杞片等枸杞深加工产品。企业生产的羊胎盘、鹿胎盘、灵芝、芦荟、枸杞等20余款保健食品以及60余种特殊膳食食品销往全国各地,并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全力推动大健康产业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提升迈进,厚植新质生产力,竞逐高质量发展新赛道的银川经开区,抢抓发展机遇,全力推进“生物医药、健康食品”为支撑的大健康产业集群发展,相继引进了沃福百瑞、蒙牛(特仑苏)、张裕、顶津、草原阿妈等健康食品龙头企业和启元国药、康亚药业、沙赛制药等生物医药重点企业落地开花,奋力走出了一条具有经开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呈现出了大健康龙头企业门类齐全、产业链条逐步延伸、带动能力不断增强的发展态势。

      数字经济

      作为银川经开区算力小镇“硬核”企业,天云智算(宁夏)科技有限公司重点投资打造的“光电一体化绿色安全新型智算中心”项目将建成高性能“智算万卡集群”,绿电比率达60%,为国内外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大模型互联网公司提供绿色高功率定制化智算中心运营和国产GPU设备数据处理服务。天云智算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是宽带资本凭借深厚技术和行业经验积淀倾力打造的智算中心领域重点优势项目,项目完成后可建成高电机柜2300架,布局高功率算力设备6000台,预计人工智能大模型设备基础服务年度收入约4.5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就业人数240人,为园区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助力“算力之都”加快建设。

      新项目孕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抢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的银川经开区,按照自治区发展算力经济“五大生态”布局规划部署,聚力打造“算力之都”,围绕算力基础设施和核心硬件生产制造,积极推动数据开发、场景应用、算力中心等产业加速聚集,园区算力产业发展势头愈发强劲,先后引进了中电算力、深圳华付、中创普惠等一批以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绿色智算为核心业态的数字经济企业,成为了经开区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目前,银川经开区算力基础提档升级、电子信息制造业聚集成群、数据基础持续夯实、数字应用示范引领,在共同推动国产芯片设计开发、适配应用,拓展服务器和配套产业生产制造上,推进产品升级及配套产业连点成链、打造典型数据流通应用场景、打造典型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发展合作前景广阔,不断做大做强做长算力产业链条,为银川乃至宁夏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算力底座。

      现代物流

      近期,记者在位于银川经开区的公铁物流港看到,起重车辆在货场与仓储区间来回穿梭,正为出口货物提供转运服务。“海运箱‘上岸’,铁路箱‘下海’,物流链条一下打通了。”宁夏新华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物流链条打通后,公司实现了集装箱快速回流,货物交付时间由原来的15个工作日缩短到7个工作日,大大提升了宁夏工业品“东向出海、西向出境”的物流运输效率,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

      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区域协调发展,银川经开区依托公铁物流园,向周边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等毗邻地区和华北地区,通过海港、空港联结海外,构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物流通道。同时,银川经开区公铁物流园抢抓“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机遇,主动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按照“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大力开发外联内拓的通道,加快建设国际多式联运物流中心,积极拓展与重庆、武汉、霍尔果斯等枢纽节点的联系,着力推动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常态化运行,建立沿长江港口的铁水联运通道,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进一步提升口岸服务能力,高标准、高质量统筹推进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宁夏建立起横向配套、纵向延伸的供应链体系提供强有力支撑。

      据了解,银川经开区公铁物流园“一单制”多式联运班列自2022年3月首发以来,累计发运货物7000余标箱,目的地覆盖全球12个国家50多个港口城市,成为宁夏及周边地区货物出口的主要通道。去年,银川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2亿元,完成货物吞吐量885万吨,全年发运铁海联运、中欧班列共62列,货值1.41亿美元。

      从“产业单一”到“百花齐放”,银川经开区坚定不移走特色化、差异化的产业发展路子信心足、动力强,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三个主导产业和数字经济、现代物流两个新型业态的“3+2”现代产业体系引领园区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提档升级。


    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湖南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联合早报网南都网央视网网易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和讯网光明日报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国家部委
  • 社会团体
  • 新闻媒体
  • 开发区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