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沭阳经开区:筑好人才“蓄水池”引得源头活水来
人才兴则发展兴,人才强则发展强。
沭阳经开区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27家,拥有省级以上研发中心95个,建成博士后工作站7个、研究生工作站44个……翻开沭阳经开区人才工作“成绩单”,一组清晰的数据充分展现了园区推进人才引进工作的显著成效。
近年来,沭阳经开区认真落实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人才兴园计划”,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各类人才,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拓宽招引渠道种下引才“梧桐树”
开展2024年“乐业沭阳”春风行动,聚焦企业用工需求,整合收集岗位1.8万个,组织“新春年货大集”、乡镇巡回招聘、“五一”大型企业用工招聘会、开发区劳动力市场招聘会等各类招聘80多场……
这是沭阳经开区2024年招工“作战图”。单位种类之多、涉及领域之广、岗位数量之多,展现出沭阳经开区求贤若渴、唯才是举的诚心和决心。
据了解,今年沭阳经开区、江苏省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瑞声科技(沭阳)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宿迁市县域装备制造产教联合体,通过实行“订单”培养,统一认证,推行现代学徒制,为经开区企业推荐用工500余人,培养技能人才100余人。
同时,沭阳经开区聚焦产学研方面,与中科院及东华大学、江南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江苏大学等院校建立合作平台,加速创新资源集聚,畅通资源共享渠道,最大程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坚持平台建设搭建育才“蓄水池”
人才引进来,还得用得好。如何让“英雄有用武之地”?搭建好平台是关键。
当前,园区成功培育规上企业345家,累计获批省星级上云企业360家、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53家,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强劲支撑,建成高端纺织、机电装备、电子信息、健康医疗四大产业配套服务平台,做大做强产业发展集群,以产聚才、以才兴产,加快人才集聚。通过开展技术咨询、项目合作、学术交流等活动,推动各类人才集聚园区,放大人才和企业的“磁吸效应”。
江苏西宏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特医食品”和“医美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医疗健康公司,公司由高级经济师张新明为首的团队创建,在他的带领下,企业不仅拥有全国唯一一条三类医疗器械微球冻干粉针生产线,还拥有全国唯一一台PVC单软管异性软袋全自动制袋灌装机,以及全国品类最齐全的围手术期系列特医食品。
西宏生物董事长张新明一直对高层次人才“求贤若渴”。他感慨道“对生物医药企业来说,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科研团队,这就需要有大量高层次人才的支撑。”
在经开区的牵线搭桥作用下,公司特聘江苏省创新创业高层次引进人才付东山博士为首席科学家,组建了“上市公司核心高管+权威科研单位技术高层+资深营销管理者”的核心团队。
在高层次人才的作用引领下,企业又投入5亿元兴建二期项目,新建冻干微球生产车间和特医固体制剂生产车间厂房,目前正进行设备调试,待三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取得后正式投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纳税2000万元。
近年来,沭阳经开区精准掌握区内重点企业技能人才培养需求,提高经开区企业工人职业技能水平,组织企业开展企业家进名校、高端人才沙龙、名师讲课等系列培训……此外,沭阳经开区的爱才之心、用才之诚,并非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化为一次次实际行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看好园区、选择园区、深耕园区。
打造安居环境涵养留才“生态圈”
筑得好巢方引凤栖,花开芬芳自有蝶来。
引来人才、留住人才,离不开良好的环境。一直以来,沭阳经开区坚持硬环境与软环境并重,全方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沭阳经开区先后制定出台《沭阳经开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扶持政策》《沭阳经开区人才公寓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等系列文件;对企业发展紧缺急需人才,分类别给予岗位、购房、租房三类财政性补贴;对6大主导产业等高层次领军人才给予资金、金融、用房、补贴、科技、服务等方面“一揽子”支持……在如何加强人才服务工作方面,沭阳经开区同样不遗余力。
围绕企业及人才发展需求,园区出台了一系列高含金量的人才奖补措施,设立开发区“人才特区”建设专项资金,除市里给予的各种津贴外,对引进的创业人才和创新团队再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同时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推行人才服务卡和“政府引才帮办”制度,为在沭高层次人才提供子女入学、健康医疗、金融服务等VIP专属服务,定期开展双向座谈、走访看望、节日慰问等活动,让在沭人才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
优环境、出政策、建机制、强服务,沭阳经开区正加快形成人才聚集之势,打造人才创新创业的首选地、科技成果转化的集聚地。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