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生成式AI
如果将人工智能按照用途进行简单分类的话,AI其实要被划分为两类:决策式AI和生成式AI。
决策式AI:专注于分析情况并做出决策。它通过评估多种选项和可能的结果,帮助用户或系统选择最佳的行动方案。
例如,在自动驾驶车辆中,就是通过决策式AI系统决定何时加速、减速或变换车道。
生成式AI:专注于创造全新内容。它可以根据学习到的数据自动生成文本、图像、音乐等内容。
例如,你可以将几篇论文发给生成式AI,他可以生成一篇文献综述,囊括了这几篇论文的关键思想、重要结论。
生成式AI发展阶段:
1950年,Alan Turing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这是生成式AI领域的一个里程碑,预示了AI内容生成的可能性。
1957年,Lejaren Hiller和Leonard Isaacson完成了历史上第一首完全由计算机“作曲”的音乐作品《Illiac Suite》。
1964年至1966年间,Joseph Weizenbaum开发了世界上第一款可人机对话的机器人“Eliza”,它通过关键字扫描和重组完成交互任务。
1980年代,IBM公司基于隐形马尔科夫链模型,创造了语音控制打字机“Tangora”。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据规模快速膨胀,为人工智能算法提供了海量训练数据。但是由于硬件基础有限,此时的发展并不迅猛。
2007年,纽约大学人工智能研究员Ross Goodwin的人工智能系统撰写了小说《1 The Road》,这是世界第一部完全由人工智能创作的小说。
2012年,微软公司公开展示了一个全自动同声传译系统,可以自动将英文演讲者的内容通过语音识别、语言翻译、语音合成等技术生成中文语音。
2014年起,大量深度学习方法的提出和迭代更新,标志着生成式AI的新时代。
2017年,微软人工智能少女“小冰”推出了世界首部100%由人工智能创作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
2019年,谷歌DeepMind团队发布了DVD-GAN架构用以生成连续视频。
2020年,OpenAI发布ChatGPT3,标志着自然语言处理(NLP)和AIGC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21年,OpenAI推出了DALL-E,主要应用于文本与图像的交互生成内容。
自2022年开始到现在,OpenAI多次发布ChatGPT新型号,掀起了AIGC又一轮的高潮,它能够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与人类进行复杂的对话。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