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撬开未来产业腾飞之门——访蜀山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卢磊
“合肥蜀山经开区是一个年轻的国家级经开区,就像三四岁的幼儿园孩子,我们把后发优势转化为前进的动能,在做出更多探索的过程中,自觉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突破口。”合肥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卢磊说。
自2021年晋升为国家级经开区以来,合肥蜀山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安徽省开发区综合考评中争先进位。同时,园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新质生产力加速涌现。
2024年10月,安徽省公布10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筹建名单,蜀山区参与筹建“合肥新型储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和“合肥通用人工智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蜀山经开区着力打造“中国环境谷、数字新园区”,自然要承担先导区建设的重要任务。
“发展未来产业不是喊口号,是我们根据自身特点,遵循发展逻辑,一步步走到现阶段。”卢磊举例说:“在中国环境谷发展节能环保的过程中,我们就感觉并不一定要局限于狭窄的领域,在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以及碳监测、碳捕捉、碳封存等新领域都富含发展机遇,所以有意识地向新能源、双碳产业两头延伸,让园区节能环保产业内涵更加丰富。”
譬如,合肥蜀山经开区从海外引进了投资2亿美元的氢能装备制造项目,引进了某钠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支持某企业积极探索氢能在低空经济以及远洋船舶等领域的应用,为参与建设合肥新型储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奠定了基础。
卢磊特别提到,中国环境谷是合肥蜀山经开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结合最紧密的版块。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通过技术创新,不断赋能企业发展;环境谷庞大的产业集群,又反过来源源不断地为研究院提供科研课题或研究方向,实现了产业和科创的互促共进。下一步,中国环境谷将围绕合肥新型储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推动钙钛矿电池等各类新能源产业的产业化,加快氢能等新型储能应用场景开发,进一步拓展中国环境谷产业发展内涵。
面对势不可挡的AI热潮,合肥蜀山经开区也在有意识梯度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速。2024年10月,中贝合肥智算中心完成首批华为910B算力集群交付,项目全部建成后可提供25000Flops FP16智算能力。利用数据堂等大数据企业集聚的优势,合肥蜀山经开区还招引了10多家数据标注企业,加上园区数百家软件企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人工智能发展生态,在特定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未来,我们希望能在电力、医疗、教育、跨境电商等垂直领域大模型上发力,培育出国内甚至世界一流的大模型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卢磊说。
除了积极参与两大省级先导区建设,合肥蜀山经开区在低空经济、通用航空等未来产业方面也有所谋划和行动。卢磊介绍,园区正在和安徽省通航集团、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商讨打造安徽低空智联研究院公司,推动低空智联研究取得更多成果。安徽省智慧寄递物流先行区(蜀山经开区)也于日前正式揭牌,将利用无人机、顺丰快递上楼机器人、地铁运快递等促进快递服务提质增效。
“栽下梧桐树,不愁凤凰来。”谈到招商引资,卢磊认为:拼政策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必须找准定位、营造生态,用核心要素吸引企业落地,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
“最近一家人工智能企业主动提出要把其大模型业务板块搬迁到蜀山经开区,就是因为园区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算力供应、数据标注等产业生态。”卢磊说:“这些企业都非常看重园区良好的产业集聚以及丰富的场景应用,还有企业间的良好协作,可以为其发展充分赋能。”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