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搜索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产经新闻

    代表委员热议长三角 一体化升级“加速跑”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4日 14:18 点击量:660 字体: 分享: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新时代,如何推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加速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了部分代表委员。

      紧抓机遇整体推进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内在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杭州市市长徐立毅表示,在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杭州要打造创新创业活力之城、历史文化名城、人文生态魅力之城以及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枢纽这“三城一枢纽”。下一步,杭州还将谋划建设“长三角区域数据大脑”、长三角协同创新研究院,探索搭建长三角区域间转积分和转户籍通道等。

      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大学校长沈满洪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这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从国际经验看,首先要实现港口群协同发展。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一,货物吞吐量世界第二;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三,货物吞吐量世界第一。这样的港口资源,是创建沪甬舟自由贸易港的天然优势。”沈满洪代表介绍,长三角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沪甬舟自由贸易港建设可以有效带动长江经济带乃至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8年12月,被称为中国最美高铁的“杭黄高铁”正式开通。在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李修松看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给安徽旅游带来了新的机遇。安徽旅游最大的优势,正是资源的优势。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既要主动做好自身工作,也要配合整体共同推进。

      各展所长形成合力

      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地域面积和常住人口分别占全国的1/26和1/6。据统计,2018年长三角地区GDP总量超过21万亿元,占到全国的近1/4。如何推动长三角地区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进而更好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要在顶层设计中进一步明晰一体化发展大格局,强化聚合协同效应,提升分工合作效能。”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认为,长三角地区各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仍有差距,应在发挥各城市特色和比较优势基础上,在基础设施、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加快实现一体化。此外,应建立中央和长三角地区两个层级的决策协调机制,推进重大决策高效落实。

      周汉民委员认为,应建立区域合作平台和政策服务平台。有效整合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和各部门政策,在联系、沟通、协调和信息提供等方面主动服务;促进长三角地区民营企业横向交流合作,加强地区间企业的合作对接。

      “例如,上海在金融、国际化方面具有优势,江苏制造业的基础雄厚,浙江拥有互联网的放大优势,安徽的创业创新群体数量庞大,这些资源应尽量整合,形成合力。”周汉民委员说。

      “期待长三角地区在人才培育和集聚方面作出更多探索。”全国人大代表、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部副部长周慧建议,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条件下,还要进一步发挥嘉兴接轨上海的作用,推动上海人才资源向嘉兴辐射,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在人才资源培育上积累经验,使长三角地区成为人才集聚高地。

      周汉民委员认为,长三角地区要在改善营商环境上形成更为广泛的共识,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建议进一步降低制度成本,打破行政壁垒,为区域经济发展赋予新动能。此外,还要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在政务服务领域的运用,用技术倒逼政府职能转变和流程再造,打造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更加安全可靠的政务生态系统。

      提升要素顺畅流动

      长三角地区的合作由来已久。“江苏特别是苏南地区的发展,受到上海的辐射比较大。苏锡常乡镇企业发展的‘苏南模式’,就受益于上海的‘星期天工程师(即科技人员业余兼职)’。”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洪慧民介绍说,随着江苏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继续承接上海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也为上海提供更多服务。

      洪慧民委员认为,长三角地区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首先需要统一思想认识,同时还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比如,区域发展客观上还存在竞争关系,产业上有雷同,如果只依靠市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浪费,需要国家的宏观规划,分工合作,协同发展。”洪慧民委员说。

      除了产业协同外,洪慧民委员认为,在污染防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人员流动方面,都是一体化发展应关注的领域。比如,打破户籍限制,促进人力资源在长三角地区流动等。

      “放眼全球,成功的一体化,无不以社会服务、民生领域的高质量融合作为前提和基础。”周汉民委员认为,作为我国区域一体化起步最早、基础最好、程度最高的地区,长三角地区理应并且也有条件在公共服务一体化方面率先探索、率先发展,成为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先行示范区。

      周汉民委员建议,有效推进融合,切实提高长三角地区公共服务领域一体化质量。例如,在医疗方面,以专科医疗联合体为抓手,加强医卫、养老专业人才的域内柔性流动,促进优质医卫养老资源区域内均衡布局。在教育方面,以“联盟”和“联合体”横纵发力,打造立体教育网络。在文旅方面,在三省一市域内实行资源整合,消弭区域内资源内耗和恶性竞争,加强各省市优质文旅设施的域内辐射,充分分享域内各地区旅游市场增长潜力和发展红利。

      李修松委员认为,长三角地区在旅游领域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需要按照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来规划。在具体举措上,建议形成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旅游景点图和交通图,促进长三角地区旅游连成线、形成片、构成网,互动互促。


    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湖南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联合早报网南都网央视网网易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和讯网光明日报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国家部委
  • 社会团体
  • 新闻媒体
  • 开发区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