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搜索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国家级开发区动态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以社会责任项目助力“三生融合”新发展

    来源:金台资讯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17日 16:21 字体: 分享:

      在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一场以社会责任项目为引领的“三生融合”转型实践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近年来,围绕“生活+”“健康+”“环境+”“知识+”等维度,漕河泾开发区充分联动社会资源,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的社会责任项目矩阵,致力于将园区建设成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综合型国际创新社区。

      “生活+”与“健康+”

      贴心服务温暖人心

      在漕河泾开发区,有一群常年奔波于户外的新就业群体,他们为城市的便捷与活力贡献着力量,却常常面临“休息难、充电难、遮风避雨难”等问题。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漕河泾开发区精心打造了“骑士能量加油站”,并于2025年初正式启用。该加油站全年无休,为外卖骑手、快递员、保洁保安等户外工作者提供了一系列贴心服务。

      走进“骑士能量加油站”,空调休憩区、手机充电设备、免费饮水机、应急医疗箱、雨伞借用处等设施一应俱全。在这里,户外劳动者可以在忙碌的工作间隙,暂时卸下疲惫,享受片刻的宁静与舒适。

      此外,驿站内还设有阅读角落,陈设了涵盖文化、艺术、小说、管理以及商务等多个领域的书籍,让劳动者们在休息之余,也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自启用以来,通过联动徐汇区委社会工作部、虹梅街道,定期举办健康讲座、技能培训、心理健康辅导等主题活动,为新就业群体搭建了互动交流平台,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幸福感,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关怀。”站点相关负责人表示,“骑士能量加油站”不仅是一个提供基础服务的场所,更是一个展现园区温度、传递正能量的窗口。

      未来,漕河泾开发区将继续探索和完善“骑士能量加油站”的服务模式,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更多元化、更贴心的服务,共同推动社会的共治共创共享。

      5月8日,漕河泾开发区的“园区食堂ProMax”——光启园“泾彩饭堂”正式开业,为园区内的企业和员工带来了全新的用餐体验。

      作为漕河泾开发区借鉴新加坡“小贩中心”模式落地的首个项目,“泾彩饭堂”为白领们打造了集多元美食、舒适环境与便捷服务于一体的用餐空间。

      “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颜值、美味和性价比兼具的食堂,让光启园不再是漕河泾开发区的美食洼地。”用餐白领徐明生告诉记者。

      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园区服务矩阵的不断完善,漕河泾开发区将在园区打造集办公、生活与商业相结合的“15分钟生活圈”,让每一位在此工作和生活的职场人都能体验到园区服务的温馨与便捷。

      生活服务还体现在方方面面。漕河泾开发区的班车服务一直是园区员工出行的重要保障之一。

      2024年,漕河泾开发区认真聆听园区员工需求,对园区班车A线和C线进行了优化,并新增了B线,让出行服务惠及更多区域的员工。

      2025年起,园区班车服务进一步升级,正式启用扫码乘车功能,B线和C线也按照全新的时刻表运营。这一智能化的改进,不仅提高了乘车效率,还减少了排队等候的时间,让员工的通勤体验更加舒适和便捷。同时,园区综合服务热线随时为员工提供帮助,确保每一位员工在遇到问题时都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针对部分员工反映的高峰时段乘车难问题,园区增加了班车的发车频率,并在一些重点区域增设了临时停靠点。”在园区工作多年的陈彤坦言,这些细致入微的调整,代表着漕河泾开发区的“软实力”。

      此外,围绕“健康+”,漕河泾开发区与属地街镇开展合作,联合医院、媒体等社会资源,举办《名医话养生·快闪医院》漕河泾专场节目、“园区医务室·中医能量铺”、健康科普进园区主题活动等公益活动,给园区员工们提供周到的健康关怀。

      “环境+”

      绿色生态绘就美丽画卷

      近日,上澳塘成功入选首批“上海市2024年度美丽幸福河湖名单”,成为上海市水体清澈度提升的“十大典型案例”,并通过市级评价,被认定为上海市2024年度水美社区。如今的上澳塘,已经转变为漕河泾开发区市民们身边的“可见绿意、可闻花香、可触净水、可嗅清新、可听鸟鸣”的美丽幸福河。

      “听潺潺流水,闻鸟语虫鸣,我和我爱人每天晨练完会在上澳塘社区食堂吃早餐。我喜欢坐在临河靠窗的位置,通过落地窗眺望河畔景观。尤其是下雨的时候,那种别具一格的用餐氛围,我特别喜欢。”市民陈阿姨满脸笑意地说。

      “最重要的是上澳塘的水特别清澈,在这样的河边走走,呼吸呼吸新鲜空气,精神状态特别好。有几次看到河面上喷泉喷水时出现颜色绚丽的‘水上彩虹’,和食堂南边的彩虹桥遥相呼应,感觉特别幸运。”市民李先生开心地补充道。这些对上澳塘美好环境的认同和赞美,得益于漕河泾开发区和徐汇区水务、生态环境、虹梅街道等部门以及沿河企业单位多年来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整治。2019年起,上澳塘通过“量身定制”的一整套治理方案,广泛使用生态护岸、生态植草沟、透水铺装、雨水花园等海绵城市技术措施。

      目前,上澳塘沉水、挺水、浮水植物多样,鱼虾蟹生物物种丰富,水生态系统稳定,水体透明度达1米以上,常年水质稳定在Ⅱ类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漕河泾开发区和虹梅街道的牵头协调下,上澳塘的岸线贯通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已实现贯通1800米,不仅为徐汇区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风景线,更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让人真正感受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河湖环境。

      上澳塘的成功治理也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的目光。他们纷纷架起相机,捕捉每一个动人的瞬间,将这份美丽定格为永恒。一幅幅精美的照片,不仅展现了上澳塘的自然之美,更传递了徐汇区在河湖建设方面的丰硕成果。

      随着上澳塘知名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关注并参与到河湖保护中来。他们自发组织清洁行动,捡拾河岸垃圾,用实际行动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美丽。

      同时,漕河泾开发区也联合徐汇区水务部门、虹梅街道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引导市民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共同维护良好的河湖生态环境。

      作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漕河泾开发区始终践行绿色低碳理念,2021年入选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样板”,2022年跻身上海市“低碳发展实践区”创建名单,成为生态转型的标杆。贯穿漕河泾开发区的上澳塘河道水质常年保持Ⅱ类以上,此次入选“美丽幸福河湖”实至名归。上澳塘的治理与开发区生态策略一脉相承,开发区还通过高压喷雾加湿、纳米光子净化等科技,保障室内PM2.5过滤效率超90%,打造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从低碳技术到生态修复,漕河泾开发区以科技赋能绿色转型,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生动范本。

      “知识+”

      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2024年5月16日,漕河泾开发区与上海图书馆共同打造的“泾YU・悦读”阅享空间正式投入运营。这一项目标志着漕河泾开发区在“知识+”领域的又一创新举措。在启动仪式上,漕河泾开发区与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创银行分别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旨在以文化为纽带,链接科技、资本与产业,让知识典籍与科创实践碰撞出新的机遇。

      “泾YU・悦读”阅享空间为园区工作群体提供了一个集阅读、自习、社交于一体的共享空间。它与光明旗下的Bright919合作,引入“日咖夜酒”,并设置了24小时自助借书柜,实现了文化服务的全时段覆盖。未来,该空间将聚焦“科技+人文”主题,联动漕河泾开发区企业,不定期举办大咖读书会、科技工作坊、黑科技体验日和音乐分享等活动。在开发区科技与人文融合共生的“知识+”场景里,每一个奇思妙想都将成为创新灵感,让思想的火花在这里碰撞出改变未来的科技原力。

      “泾YU・悦读”阅享空间的运营,不仅为园区员工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也为科技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搭建了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动态,获取前沿知识,激发创新思维,从而推动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为园区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从上海西南的蜿蜒河道、阡陌农田,逐渐成长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地标,一路走来,漕河泾开发区率先探索了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高科技产业为主要形态、改革开放为基本策略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于开发区的成功样本。

      “未来,漕河泾开发区将继续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持续优化和拓展社会责任项目,进一步提升园区的服务能见度和员工的幸福感。”漕河泾开发区总公司党委书记顾伦表示。有理由相信,通过这些努力,漕河泾开发区将不仅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更是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综合型国际创新社区。(人民网记者 董志雯)

      


    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湖南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联合早报网南都网央视网网易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和讯网光明日报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国家部委
  • 社会团体
  • 新闻媒体
  • 开发区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