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咸阳高新区正式获批建设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分中心
近日,陕西省知识产权局正式函复同意咸阳高新区开展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分中心建设,成为全省唯一获批建设的园区分中心。7月30日,咸阳高新区获得2025年省级知识产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用于咸阳高新区知识产权培育、运用和保护工作。多项举措助力咸阳高新区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咸阳高新区自2022年入选首批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以来,将知识产权工作作为推进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建设、提升创新发展活力的重要抓手,实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提升,切实把知识产权工作作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咸阳高新区分中心建成运行后,将为区域内符合预审产业领域的企业提供专利快速预审服务,审查周期将大幅缩短90%以上,其中发明专利审批可由16.5个月大幅压缩至2个月左右,将极大降低企业专利申请时间成本。同时,分中心还将开展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保护协作、导航运营等服务,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为咸阳市发展新质生产力和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新的动力引擎。
截至目前,咸阳高新区企业累计获得专利授权4336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12件,三年实现翻番;累计实现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2.27亿元,占全市总量26.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5.45件,位居全市第一。
优化知识产权制度环境建设,提升综合管理效能。咸阳高新区出台《咸阳高新区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每年纳入财政预算的知识产权专项经费。每年发布《咸阳高新区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奖补的通知》,累计为彩虹显示、中仪瑞昇、华博天科等20余家区内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转移转化、高价值专利组合、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知识产权专项奖补。
推进保护体系建设工作,构建多元共治的保护体系。咸阳高新区在筑梦创智空间一层打造了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与23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合作组建了咸阳高新区知识产权服务联盟,日常为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诉讼咨询、纠纷化解、普法宣传、政策培训等服务50余次,打通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最后一公里”。与咸阳市人民检察院合作成立秦创原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并签订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建设《合作框架协议》,与咸阳市人民法院共建秦创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咸阳中心,共同构建部门协同保护机制。设立园区商业秘密纠纷应对指导工作站,设立1个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站、设立步长、生益科技、天成航材等3家商业秘密联络站,一对一服务企业30余家。
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咸阳高新区内目前拥有步长制药、康惠制药、生益科技、摩美得4家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彩虹显示器件、天成航材、中科启航、正泰智能等4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示范企业各3家。协助天成航材、黄河轮胎等23家企业成为知识产权贯标企业,区内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567件,PCT专利申请量17件,上年度境外发明专利拥有量3件。
完善区内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优化知识产权服务。咸阳高新区打造“线上+线下”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线上平台目前上传98项需要对接转化的专利技术,线下由服务机构人员定期在窗口开展咨询服务,保障普惠服务供给。针对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生益科技有限公司等区内新型显示产业龙头企业,定期开展需求对接服务。出台《咸阳高新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公开征集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了咸阳高新区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入库名单23家。制定了《知识产权第三方服务机构与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引进管理办法》聚集知识产权保护资源,更好地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发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骨干引领作用,夯实知识产权创造的科学技术基础。推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知识产权深度合作,引导开展订单式研发和投放式创新,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加强专利布局和运用,协助解决企业在科技创新中面临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深入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大走访”活动,对区内企业长风动力、天成航材、中科启航开展上门知识产权服务,现场座谈了解企业的知识产权需求、痛点,现场办公解决,并建立企业服务成效的反馈机制。
未来,咸阳高新区将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优化创新生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助力打造全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高地。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