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搜索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国家级开发区动态

    池州经开区:长三角协同发展的“池州样本”

    来源:安徽省开发区协会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7日 15:04 字体: 分享:

      在池州沿江路旁,半导体特色生态产业园建设正酣,塔吊高耸入云,建设者们不畏酷暑,全力抢抓工期。这座总投资12亿元、总占地15万平方米的产业新地标,将于年底建成交付,承载着池州经开区深度融入长三角的产业宏图。不远处,铭特电气车间内生产线全速运转,一批即将发往长三角地区的中低压变频器整装待发。“仅今年一季度,我们在长三角的销售额就突破1000万元,全年产值预计可达5000余万元。”企业副总经理言语间充满自信,这份底气源于持续的科技创新投入——目前企业研发投入已占销售收入的6%。

      乘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浪潮,池州经开区正加速从“追赶者”向奋力前行的“上进生”蜕变。2025年上半年,这片发展热土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新签约长三角区域项目19个,总投资额达43.42亿元,项目聚焦半导体、先进材料等关键产业链,清晰勾勒出区域产业协同的发展轮廓。

      产业协同

      单点突破迈向集群共进

      拉链产业园内的公共服务平台,是解锁产业协同效应的关键。由均益股份投资2亿元打造的这一平台,为入园企业提供“一站式”环保配套服务。“正是得益于这个平台,我们才能顺利从上海转移至此,省去了大量前期投入,实现快速投产。”东龙拉链生产主管的感慨,道出了池州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中的独特优势。半导体产业更是池州融入长三角的“先锋”。今年上半年,该区半导体分立器件产量激增;在以经开区为核心的5公里半径内,集聚了120余家上下游企业,构建起从IC设计到智慧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了安徽省内规模仅次于合肥的半导体产业集群。安芯电子的省级工程实验室依托20项发明专利与127项实用新型专利构筑起技术壁垒;钜芯科技二期封装测试产线采用行业领先技术,满产后年产能将达6亿只半导体器件,彰显了产业集群的强大实力。

      创新破局

      “飞地”架桥连通长三角

      面对内陆城市的地域限制,池州经开区以“科创飞地”战略开辟新局。位于上海松江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池州科创中心,已成功孵化33家入驻企业,推动3个项目落地转化,同时吸引了华迅科技等7家本地企业在此设立研发中心,“研发在上海、生产在池州,孵化在上海、转化在池州”的创新协作格局已然成型。目前,池州经开区已在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和松江布局3处“科创飞地”,并配套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着力打造集研发创新、招才引智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平台。这种“隔空协同”模式,有效突破了地理边界限制,使内陆园区得以直联长三角创新资源最富集的区域核心。

      交通织网

      血脉畅通赋能一体化

      交通是区域一体化的先行保障。2025年7月,合池铁路池州段建设实质性启动。这条设计时速250公里、总投资213.6亿元的高铁动脉建成后,合肥与池州间的时空距离将缩短至1小时以内。更令人瞩目的是池州至宣城高铁项目,规划从九华山站引出,全长约100公里,设计时速高达350公里。该项目将成为武汉至杭州高铁通道的关键一环,显著缩短武杭间高铁里程约100公里。与此同时,池州长江公铁大桥施工现场焊花飞溅,这座连接南北的枢纽工程,将作为合池铁路的过江通道,与扩建中的九华山机场T2航站楼、乌沙港区共同构建起“水陆空立体联运”体系,助力“池州制造”依托黄金水道与高效高铁网络,更快通达长三角乃至全球市场。

      人才赋能

      三维生态激活创新力

      “政策—服务—产业”三维一体的引才机制,是池州经开区汇聚人才的关键。园区推出高层次创业人才最高200万元奖励政策,设立专项人才资金,实施“产业顾问”制度,成功吸引多个半导体领域创新团队落户。同步构建的人才服务专员体系,形成了“政策引才—服务留才—产业用才”的良性循环。2025年初,安徽“双创汇”走进上海池州科创中心活动,为企才对接搭建了高效平台;高校院所资源库与主导产业专家智库的建立,进一步夯实了区域发展的智力基石。

      从产业协同集群效应的日益凸显,到创新破局“飞地”模式的桥梁架设;从交通网络打通一体化血脉,到人才生态激活创新动能,池州经开区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澎湃浪潮中,步履坚实,笃定前行。

      如今的池州经开区,不仅是产业转移的优选地、创新资源的聚合点,更是长三角协同发展中活力迸发的增长极。随着各项规划蓝图持续落地、产业链条日臻完善,这片热土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宏伟棋局中,落子有声,谱写华章。

      

      


    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湖南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联合早报网南都网央视网网易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和讯网光明日报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国家部委
  • 社会团体
  • 新闻媒体
  • 开发区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