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搜索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图片新闻 新闻 国家级开发区动态

    改革引领、创新驱动、绿色赋能 涪陵经开区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

    来源:“重庆发改”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5日 15:09 字体: 分享:

      锚定“重庆一流、西部前列、全国知名”发展目标,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绿色赋能,积极在全市做实“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建设“六区一高地”中找准发展方位和发力点,以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活发展内生动力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立足发展定位、锚定发展目标,编制《涪陵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和空间布局,推动开发区合理有序良性发展。

      二是完善体制机制。全面落实《重庆市开发区条例》,制定《关于推进涪陵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从健全“管委会+公司”运行机制、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加快运营公司转型发展、全面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运行管理更加高效。

      三是提高服务效率。全力推动行政事权改革落地,无缝承接10个区级部门下放的第一批49项行政事权,基本实现园区企业“办事不出园”。试运行《涪陵区园区开发区一般工业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改革方案》,进一步整合共享审批要素,创新开展“项目落地一件事”改革,迭代推出“总代办”工作机制,企业落地46项行政审批事项缩减至12项。探索推行“告知承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大幅提升行政审批效率,项目审批时限由64个工作日压减至43个工作日(不包含规划调整和征地拆迁),推动实现“洽谈即规划、签约即供地、拿地即施工、竣工即投产”。

      强化创新驱动质效,释放发展澎湃活力

      一是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围绕全区“1238”产业科创体系,构建完善“产学研用”协同体系,长江师范学院慧谷湖科创实验班正式开班,万达薄板、华兰生物、科宝电缆等33家企业与本地高校开展技术合作及人才培养,累计建成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8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人才导师工作室28个。

      二是加快建设科创平台。加快建设环长江师范学院创新创业生态圈、明月湖科创园涪陵智能建造特色园区(慧谷湖科创小镇、科创CBD)等科创平台载体,集聚理工清科、国仪清能等科创企业136家,引育智能建造研究院等研发机构16个,建成市级以上研发机构98个。

      三是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深入实施“双倍增”行动,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99家、科技型企业326家,智能建造研究院引进卓蚁科技等4个产业项目,理工清科孵化摩孚科技等4家产业公司、获批MOFs材料批量化制备重庆市中试平台。

    image.png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夯实发展综合实力

      一是拽紧招商“生命线”。聚焦全区“2349”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围绕新能源动力电池、先进材料、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狠抓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成功引入玻芯成、达新半导体、卡涞科技等项目,在半导体、复合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填补产业空白。今年上半年,累计签约引进项目39个、协议资金187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7.5%。

      二是牵住项目“牛鼻子”。实行“领导挂帅、部门牵头、挂图作战”项目落地建设机制,企业服务专员“一对一”“全周期、嵌入式”“帮代办”项目服务,推动重庆中医药职业学院项目签约即开工,葵花新产品扩产等10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今年上半年,新开工项目11个、新完工项目9个,实现投资增量64.5亿元。

      三是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龙头引领”壮大规模能级,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领军(链主)企业11家、百亿级企业5家,作为全市唯一入选全国万兆光网试点园区,推动美心翼申挂牌上市、南瑞博瑞攻克绝缘油领域世界性技术难题,2024年实现亩均税收20.4万元/亩。

      绿色赋能低碳转型,提升发展承载能力

      一是以生态保护夯实绿色根基。以北纬30°花园城市建设为抓手,持续完善城市绿地功能,建设生态步道,与口袋公园、街头游园、凯高文创等城市空间有机融合。推进涞滩河生态修复,完成太极湾段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2公里,实现水土保持33公顷。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有序扩建处理能力10万m³/d的双层加盖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

      二是以产业转型释放绿色动能。新增连众禾植物复合纤维、点九九以竹代塑植物材料等科技创新型、资源环境友好型项目30个,累计建成市级绿色工厂1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7家,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首批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园区,成功申报近零碳园区、“无废园区”,不断提升产业链含绿量、含新量。

      三是以双碳治理驱动绿色引擎。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备案光伏项目5个、总装机容量2.94MW,累计建成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60MW。大力推动园区企业通过工艺改进、原料替代、智能化技术等降本增效、节能降碳。持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园区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0%。

      全面提升开放能级,增强发展外向引力

      一是推动外贸保稳提质。深入开展外贸企业精准帮扶,协助开拓多元国际市场,预计上半年实现外贸进出口额56.3亿元、增长5.5%。

      二是创新外贸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监管优势,助推鑫源汽车KD散件通过“区内直转”通关模式、实现进出口额1.3亿元。发挥综保区保税仓储物流功能及“区港联动”创新举措优势,打通哈威水果生鲜、英伟达服务器等产品服务贸易链、物流链。

      三是推动跨境电商集群发展。通过“9710”跨境物流模式,成功打造涪陵跨境电商公共服务暨全球泡榨菜出口平台,推动榨菜、火锅底料等产品出口到马来西亚、荷兰等国家,实现进出口额412万元。依托市级跨境电商示范园,助推涪陵区首家跨境电商免税旗舰店—粟米新零售成功开业,创新“前店后仓”模式,打造涪陵区保税展示零售消费新业态场景。

      

      


    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湖南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联合早报网南都网央视网网易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和讯网光明日报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国家部委
  • 社会团体
  • 新闻媒体
  • 开发区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