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搜索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图片新闻 新闻 国家级开发区动态

    “百强经开”的蝶变密码 ——红旗渠经开区发展走笔

    来源:安阳日报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3日 15:34 点击量:75 字体: 分享:

      时光的年轮里写满奋斗的足迹,红旗渠精神滋润的沃土洋溢着创业的豪情。一批批项目在这里落地生根、拔节生长,一个个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新型支柱产业在这里快速崛起,一代代创业兴业健儿在这里勇立潮头。

    image.png

      这里是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红旗渠经开区)。自1992年成立以来,历经2006年晋升省级、2012年跻身国家级的跨越发展,30余载风雨兼程,红旗渠经开区始终聚焦“拼经济”核心任务,紧扣高质量发展主旋律,立足“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责任使命,把“兴产业、强招商、促转型、优环境”的一张张蓝图变为了现实。

    2025 09 03 02.jpg

      如今的红旗渠经开区,装备制造、精品钢及深加工、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三大主导产业体系日益完善,成功创建成为河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河南省转型升级试点开发区等,2024年在全国22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排名第四十三位、中部地区第八位,连续3年稳居全国百强之列。

      产业发展是第一要务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红旗渠经开区内的林州凤宝管业有限公司,作为连续多年跻身全国民营制造业500强的龙头企业,生产的高端无缝钢管应用于能源、机械、汽车等领域。从冶铁炼钢到轧管发电的全产业链体系,该公司的产品远销30余个国家,成为林州市传统产业“老树开新花”的转型标杆。

      近年来,红旗渠经开区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强力推动装备制造、精品钢及深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材料和绿色建筑装备材料等新兴产业抢滩占先,千方百计抓项目、促投资、谋发展,迈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2024年,红旗渠经开区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0.7%,其中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速2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增速41.5%,其中工业投资增速4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29.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24.5%,多项指标领跑区域。

      项目建设是第一驱动

      2025年以来,红旗渠经开区内的电子新材料领军企业——河南光远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远新材),5G低介电项目捷报频传,1月6日,低介电一线点火投产;2月15日,低介电二线点火成功;6月11日,低介电三线再燃烈焰,不断刷新生产线投产的“经开速度”。光远新材由此成为国内首家研制成功并批量生产低介电电子玻纤及制品的企业,实现了相关产品的稳定量产和国产化。

      在项目建设攻坚中,经开区主动出击,紧盯本土企业重点项目发展,每两周研究推进“四梁八柱”和招商项目,每月到企业开展“五听五看五解决”现场办公会,打响项目建设攻坚战,做稳工业经济基本盘。充分发挥高质量发展指挥部联结林州市各部门和经开区的平台纽带作用,落实重点项目“4+2”工作机制,建立“一项目一方案一专班一台账”管理,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对审批立项、要素保障、施工组织、投产达效等各个环节,全线抓实、一包到底,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招商引资是第一工程

      在招商引资的征程中,红旗渠经开区积极拓展渠道、精准布局,以全方位、多层次的举措掀起招商热潮。地域拓展上,红旗渠经开区主动出击、南北联动、内外并举,积极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优质资源;人员配置上,主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4个驻外招商联络处充分发挥“前沿哨所”的关键作用,各镇(街道)推选副科级以上干部充实到招商一线,为招商工作注入强大力量;产业聚焦上,精准发力,瞄准数字产业、装备制造等重点方向,组建了4大产业链专班、8个招商小组,以专业化的团队推动产业招商工作高效开展。

      通过完善机制、细化任务、落实责任,林州市各部门协同发力,2024年,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5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8个,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域外招商成果丰硕,林州市成功签约22个项目,16个已开工,其中太原金和精工智能装备制造等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域外招商实现了质和效的“双提升”,为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拓展了新空间。

      营商环境是第一保障

      红旗渠经开区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去抓,持续深化领导干部走访企业制度,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在环保、资金、用气等方面的问题;实施工业企业天然气用气长协气价,搭建政府、企业、燃气公司互惠互利发展平台,为企业累计节约用气费用4300万元。

      2025年,金仕车桥年产5万吨汽车配件项目在“帮办代办”服务的助力下,项目审批流程加速推进并快速获批,为企业抢占市场先机赢得了宝贵时间。在制度创新方面,红旗渠经开区持续推进“放管服”“标准地+承诺制”“代办制”改革,“一枚印章管审批”模式全面落地生根,使审批事项实现100%线上办理;为提升服务效能,高标准打造产业服务大厅,科学设置服务窗口并配强专业服务队伍,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专业化服务,保障项目能够快速落地投产,让企业心无旁骛抓生产、谋发展。

      30余载的奋进征程,红旗渠经开区以产业为笔、项目为墨、招商为彩、环境为纸,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高质量发展画卷。未来,这里将继续弘扬红旗渠精神,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湖南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联合早报网南都网央视网网易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和讯网光明日报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国家部委
  • 社会团体
  • 新闻媒体
  • 开发区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