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盘活闲置工业用地——山西临汾经济开发区的探索与前行
土地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要素,其高效配置与利用对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至关重要。在当前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背景下,盘活闲置工业用地成为缓解用地紧张局面、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关键路径。临汾开发区积极响应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在闲置工业用地盘活利用工作上持续发力,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
一、创新土地处置模式,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僵尸企业” 土地盘活成效显著:临汾开发区积极探索 “僵尸企业” 闲置土地盘活路径,通过政府平台公司搭建二级市场交易渠道,实现土地资源的快速流转。例如,成功盘活两宗低效用地,面积合计近 500 亩。新入驻企业借助这一平台,能够迅速获取土地,并依据 “标准地” 指标快速启动开工建设。这一举措不仅有效解决了新项目的用地难题,避免了新增土地指标的占用,还化解了原“僵尸企业”的债务风险,极大缩短了项目审批周期,实现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双提升。
二、强化 “标准地” 改革,优化土地供应管理
精准安排用地指标,保障优质项目落地:临汾经济开发区在土地供应过程中,摒弃 “大水漫灌” 式供地方式,对外精准规划项目用地指标。优先保障 “亩产英雄” 以及成长潜力大的企业用地需求,依据项目的实际投资强度、预期亩均税收等关键指标,合理分配土地资源。通过加快 “标准地”出让速度,实现“地等项目、连片储备”,确保重点项目能够在签约后迅速拿地,大大提高了项目落地效率,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推进 “标准地” 储备,完善土地出让市场化机制:积极加大 “标准地”储备力度,初步构建起完善的土地储备体系。同时,推动工业 “标准地”出让的市场化进程,鼓励招商企业带项目拿地,并按照要求建设标准化厂房。入驻企业只需专注于设备采购与投产环节,这一模式既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又大幅缩短了企业从拿地到投产的周期,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三、简化项目审批流程,助力项目加速落地
在 “标准地” 改革的基础上,临汾开发区深入推行 “承诺制 + 标准地 + 全代办”改革,全面梳理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流程,简化繁琐环节,创新服务方式。例如,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事项法定办理时限原本为 7 个工作日,在改革后,山西宏源沿黄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数智中心项目仅用 1 天时间就顺利拿到了 “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阶段施工许可证,审批时限压缩率高达85%。这一改革举措极大地降低了项目落地门槛,切实提高了企业的获得感与满意度,为闲置工业用地的盘活利用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临汾开发区在闲置工业用地盘活利用工作中,通过创新土地处置模式、强化 “标准地” 改革、简化项目审批流程等举措,取得了显著的工作亮点,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下一步,将持续关注土地资源利用动态,不断优化工作策略,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土地要素保障。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