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济宁高新区以“无废细胞”打通循环经济 入选“揭榜挂帅”省级试点
在山东省生态环境厅首批“发展新质生产力 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改革创新揭榜名单中,济宁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区分局作为山东省重点和济宁市唯一的“无废园区”建设试点单位扛旗出征。聚焦“高标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核心任务,济宁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区分局以技术创新为矛、智慧监管为盾,全力构建“源头管控—循环利用—数字赋能”全链条治理体系,为全省工业重镇绿色转型提供可复制的“高新范式”。
推进循环经济,打通固废资源化的“高新路径”。针对煤矸石、粉煤灰处置难题,在济宁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区分局指导下,由济二煤矿投资1.659亿元的全市首个井下膏体充填系统顺利建成投产。通过煤矸石、水泥、粉煤灰、矿井水的精准配比,将固废转化为井下支护材料,实现“即产即用”,释放压覆煤炭资源数百万吨,大幅降低生态修复成本。助力济宁市建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落地投产,项目年消纳华源热电粉煤灰35万吨,年产60万立方米新型墙体材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万吨,资源综合利用率达97.5%。
智慧监管筑基,打造“无废细胞”数字内核。济宁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区分局依托“无废山东”信息平台,构建固废全生命周期追溯体系。推行“五即”规范,在工业企业落实“即产生、即包装、即称重、即打码、即入库”闭环管理,实现电子联单覆盖率100%,实现危废种类、数量、去向“三统一”。构建“无废细胞”网络,建成省级无废细胞4个,市级“无废工厂”1座、“无废机关”6个,有效推动机关用纸量、餐厅厨余垃圾“双减量”,以点带面提升固废整体管理水平,形成可量化、可评价的“无废细胞”建设标准。
机制创新赋能,揭榜任务的“高新答卷”。作为全省重点承担“无废园区建设”试点的单位,济宁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区分局立足工业实际,创新务实工作机制,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建立区域固废资源库,动态匹配大宗工业固废与需求企业,有效推进固废“应用尽用”。深度推进政策服务赋能,积极落实企业固废利用评价审查工作,对企业进行资源化利用的固废“应统尽统”。谋划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匹配全区重点医药、机械等特色产业链,打通循环经济发展路径,实现“应链尽链”。
下一步,济宁高新区将以揭榜挂帅为引擎,锚定“技术攻坚—机制创新—全域共建”三维路径,将“无废城市”从理念转化为可触达的生态红利,持续深化“无废细胞”建设,打造立足山东、辐射全国的工业绿色转型标杆。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