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搜索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国家级开发区动态

    从“低效占用”到“高效增值” 银川高新区聚力破解资源资产“闲置困局”

    来源:银川高新区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8日 16:03 点击量:51 字体: 分享:

      近年来,银川高新区以“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提升质量”为核心目标,通过创新思路、产业联动和市场化运作,将“沉睡资源”转化为“发展活水”,为高质量发展拓展空间,探索出一条具有园区特色的闲置资产盘活路径,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截至目前,园区累计盘活闲置土地1251.61亩、闲置厂房34.84万平方米,资源资产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强化组织领导,筑牢高效协同工作根基

      银川高新区将组织保障作为盘活工作的“先手棋”,通过优化架构、明确机制,凝聚政企协同合力。

      一是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由银川高新区管委会主要领导亲自牵头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经发、投促、国土等6个职能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建立“周调度、月分析、季研判”机制。高位统筹凝聚工作合力,每周召开调度会破解资产确权、政策对接等堵点问题,每月评比各部门任务进展,每季度开展成效评估并与绩效挂钩,确保盘活工作“零拖延”。

      二是组建专业工作团队。抽调业务骨干组建“三专团队”,实现资产盘活全链条分工。资产评估组负责资产清查、价值测算与潜力评估;招商对接组聚焦闲置资产匹配优质项目;服务保障组提供全流程手续代办。通过对园区内的闲置资产进行全面摸底排查,详细掌握闲置土地、厂房及设备等资产的具体情况,全力攻坚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大力引进优质项目,充分激发闲置资产新活力,例如在宁夏新益威项目盘活中,三组联动仅用3个月就完成了筹备、精准对接和服务落地。

      三是制定专项行动计划。制定《银川高新区闲置土地及低效用地处置方案》《投资机会清单》,明确各部门职责,构建“园区统筹协调、部门联动落实、企业主动参与”的工作机制,通过政策宣讲会、企业座谈会等形式,引导闲置资产企业主动提供资产信息,推动政企从“被动配合”转向“主动协作”。依托完善的组织体系与高效联动机制,园区闲置资产盘活工作快速启动、稳步推进,为后续闲置资源资产分类处置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盘活模式,分类施策破解资产闲置难题

      针对闲置资产类型多样、成因复杂的特点,银川高新区创新推出“五个一批”分类处置模式,实现精准盘活、高效利用。

      一是股权重组盘活一批。聚焦资金链断裂但产业基础扎实、具备发展潜力的企业,通过“股权转让”“增资扩股”“资产注入”等多种模式引入新动能,推动企业尽快恢复生产。例如,宁夏新益威年产10万吨再生铅项目采取“股权转让+增资扩股+资产注入”组合模式,成功引进山西忆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注资1.8亿元推动股权重组,盘活土地200亩、厂房6.7万平方米,现已恢复产能,预计2025年产值达30亿元;通过“股权转让”模式引入浙江波思奇羊绒股份有限公司,助力原“羊绒纺织全国100强”荣昌集团破产重整成功,盘活土地570亩、厂房11.2万平方米,推动企业从传统纺织向高端羊绒制品转型。

      二是产业转型盘活一批。对产能冗余、列入淘汰等产业的闲置资产,实施“腾笼换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引进枣酒加工项目盘活创业园43亩闲置厂房,既延伸了灵武长枣产业链,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同时联农助农带动枣农稳定增收;引入氧化亚硅项目盘活鸿翔工贸5亩闲置厂房,助力新能源材料产业布局。截至目前,已通过该模式推动4个传统低效产业退出,为新兴产业释放承载空间约60亩。

      三是战投引入盘活一批。建立重点企业招商名录,围绕闲置资产开展精准对接,积极引进具有资金、技术、市场优势的战略投资者。引入新能源装备企业盘活闲置土地775亩,推动技术升级项目2个,带动盘活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5%,有效盘活了一批闲置资产,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资金和技术,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四是规划收储开发盘活一批。对零散、低效闲置土地规划实施统一收储、连片开发,打造专业化产业园区。其中,再生资源集散基地收储土地200亩,计划引入5家再生资源企业;食品产业基地收储土地300亩,规划建设标准化食品加工车间;智能装备制造园区整合土地800亩,布局氢能装备、光伏装备制造等项目。3个园区建成后预计可吸引上下游企业20余家,实现“土地集约-产业集聚-效益提升”的良性循环。

      五是延链补链盘活一批。围绕主导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利用闲置资产承接上下游配套项目。引进北京优乳亚洲单体规模最大的牛初乳冻干粉加工项目购买盘活原合丰源绒业,填补了乳产业中牛初乳加工环节的空白;乐想新能源拖拉机项目入驻,培育新能源农机产业装配等新领域;年产5000吨纱线项目、硅基新材料项目等成功落地,分别为轻工纺织、新能源产业提供配套支持。通过该模式,园区循环经济、轻工纺织产业配套率分别提升至75%、68%,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凸显。

      优化服务保障,构建全周期闭环管理

      银川高新区将服务贯穿闲置资产盘活“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确保盘活工作规范高效、成果稳固。

      一是事前精准评估,夯实业务基础。通过统计平台初筛、实地走访摸排、联合金融机构及法院多方核验等方式,全面梳理园区内闲置资产信息,构建起覆盖全面、数据准确的闲置资产数据库。详细掌握每处资产的具体位置、建筑面积、产权归属、闲置成因及涉法涉诉状况,系统建立“一企一档”动态管理台账。在此基础上,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开展资产价值评定与再利用潜力研判,确保盘活路径科学合理,最终形成针对性高、可操作性强的个性化盘活方案,为后续高效盘活奠定坚实决策基础。

      二是事中高效服务,加速项目落地。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平均审批时效较之前提升20%;为每个项目配备专属服务专员,全程代办注册登记、水电接入、政策兑现等手续,累计协调解决问题45个,兑现盘活奖补政策资金102.2万元;联合律所提供产权合规咨询,联合金融机构、税务部门等解读税收优惠政策、提供专业咨询服务,精准解决企业融资、法律、税务难题。

      三是事后严格监管,巩固盘活成效。建立“每月回访+季度评估”机制,对17家盘活企业开展回访32次,及时解决原材料供应、市场对接等问题8个;定期调研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企业生产经营数据动态监测,有效防范因经营不善导致二次闲置,目前已盘活企业稳定经营率达100%。

      2024年以来,银川高新区已引进项目17个、总投资8.78亿元,11个实现“当年盘活、当年投产”、投产效率较往年提升40%,17个项目预计新增产值50亿元、税收3.2亿元,直接解决就业1000余人,带动相关产业就业2000余人,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湖南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联合早报网南都网央视网网易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和讯网光明日报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国家部委
  • 社会团体
  • 新闻媒体
  • 开发区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