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搜索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国家级开发区动态

    《人民日报》聚焦江宁开发区百家湖硅巷

    来源:江宁开发区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8日 16:14 字体: 分享:

      今天,《人民日报》18版“建设更多富有活力的创新之城(现代化人民城市这样建·创新)”栏目刊发报道《南京市盘活利用存量低效用地 老厂房“长”出新业态》,对江宁开发区百家湖硅巷转型升级进行了重点报道。全文如下:

      南京市盘活利用存量低效用地

      老厂房“长”出新业态

      实验室里,科研人员专注攻关,各种“硬科技”令人目不暇接;办公楼内,“上下楼”即“上下游”,产业协同联动畅通无阻……走进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百家湖硅巷的中材国际大厦产业园区,一幅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动图景跃然眼前。

      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处老旧工业厂房,主要从事附加值较低的水泥装备生产加工。整个厂区占地达50亩,可年产值不足2000万元,不仅产值低,还影响城市发展,是典型的低效用地。

      在离南京南站只有几分钟车程、寸土寸金的百家湖硅巷,这并非孤例。江宁开发区国土规划建设局副局长赵红俊介绍,硅巷所在的百家湖片区占地面积约2.3平方公里,曾是江宁开发区先行开发建设的启动区,但随着近30年的城市化进程、产业迭代,一度成为低效用地的集中地。

      如何把这些存量低效用地盘活?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江宁分局城市更新科科长王平说,从2016年起,江宁区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以“统一规划、市场主导”为指导方针,强化规划引领,绘出改造提升“一张图”,并推出空间统筹、审批提效等一系列“政策包”,吸引市场力量参与进来,对百家湖这类城市功能区域,以及禄口街道这种工业片区进行整体转型升级。

      中材国际大厦产业园区负责人庞之栋说,在政府规划的引导下,2019年,公司开始“工转研”的转型之路,拆除旧厂房,搬走老产线,并先后投入5亿多元,在原址建起了4幢高标准的研发楼。短短几年时间,曾经破旧的老厂区上就崛起了一座创新园区,就连知名外企也慕名而来,在这里建了一个拥有约500名员工的研发中心。

      老厂房逐渐退场,新业态不断“长出来”。如今,在百家湖硅巷,聚集了中汽创智、叠拓信息技术、国昌中心等一批总部及功能性机构和同方知网、中安智能等与数字经济、信息服务相关的企业2000余家,当地正推动南京南站与硅巷融合发展。江宁区街道中小工业集中区转型发展案例,入选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4年度“亩均论英雄”改革典型。

      “变化最大的受益者是这里的老百姓。”家住附近的居民刘金萍说,百家湖硅巷不仅产业在转型升级,周边老百姓的生活方式也在悄悄转变。“过去,这一带除了工厂,配套很少,马路上大货车来来往往,厂房里机器声轰轰隆隆。”

      如今,行走在百家湖硅巷街头,俨然身处一个现代化的街区。“你看,这里不仅有智慧的公交车、会发光的斑马线,还有各种休闲娱乐设施,既有着市中心一样的繁华,也有着新城区的便利。”茶余饭后,刘金萍喜欢在附近走一走,喝杯咖啡,听听音乐,感觉日子越过越惬意。

      

      


    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湖南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联合早报网南都网央视网网易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和讯网光明日报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国家部委
  • 社会团体
  • 新闻媒体
  • 开发区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