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中心 统计数据

    2022年烟台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烟台开发区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31日 15:44 点击量:320 字体: 分享: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困难考验,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咬紧牙关、攻坚克难,推动全区各项事业在空前考验中逆势奋起、再攀新高,成功实现了战疫情、促增长、保安全“三个圆满收官”,全区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综合实力再迈新台阶。

      一、综合

      经烟台市统计局统一核算并反馈,全年全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3.6%。三次产业结构为0.9:59.0:40.1。

      按年平均户籍人口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增长2.3%。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增长4.6%。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29.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737人,人口出生率9.37‰,同比回落0.15个千分点;死亡人口2141人,人口死亡率7.33‰,同比上升2.4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4‰。

      全年新增就业再就业2.6万人,失地农民就业率99%,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12%。

      自贸区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增强。高质量编制深化改革创新方案,全年44项案例被推荐参评省级制度创新成果,先后16项创新获得国家部委认可肯定,23项成果被省政府印发复制推广,国家级制度创新成果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建设现代化海洋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联动海南自贸港崖州湾科技城,构建“南繁北育”水产苗种产业走廊,相关模式被国务院自贸试验区部际联席会议简报刊发推广;首创海洋牧场平台建造、检验、确权规范,累计确权颁证37个、数量居全国第一。率先实施进出口货物知识产权状况预确认,助力10万余件商品快捷通关,全省唯一获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首批典型案例。高质量建设全球矿产品保税混配中心,启动京东在华东地区首家跨境体验店“自贸烟台跨境全球购”,帮助富士康落地全省首单游戏机全球维修业务,2022年保税维修进出口额增长38%。首创实施入海排污口“分级分类”精细化管理,“绿色自贸”在全国崭露头角。“自贸全域”框架全面拉开,帮助招远招金集团建成金精矿保税库并落地首单业务,推动烟台积极融入黄河流域自贸联盟建设,联动发起知识产权保护“一体化协作”。

      动能转换提质升级。“四新”经济(即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7.7%。全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86.4%,比年初提高1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0.4%,比年初提高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9.9%,比年初下降2.9个百分点。市场主体规模进一步扩大,年末全区在册市场主体67888户,增长7.2%。其中,企业38545户,增长9.3%;个体工商户29029户,增长4.7%;农民专业合作社314户,增长0.6%。年内新增省级瞪羚企业11家,累计49家。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省级5家,累计国家级6家、省级19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累计26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8家,累计134家。年末省级独角兽企业累计1家,省级准独角兽企业累计2家。

      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全年财政性科技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3.4%。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48家,累计540家、占全市超1/4。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6家,累计国家级5家、省级37家、市级28家。新增省级技术创新中心2家,累计省级4家、市级4家。年末国家级工程实验室2家、省级13家、市级21家。年末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15家、市级16家。年末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5家。国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912家。全年新获省级科技奖励3项。当年发明专利申请2070件、发明专利授权量1451件,年末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558件;当年国际专利申请量(PCT)69件,累计377件。北大-万华联合研究中心启动建设,投用万华全球研发中心二期、八角湾国际科创中心、省农科院胶东创新中心,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创新园圃、海头科创中心加快建设。新设韩国、西安双向孵化基地,上海基地完成扩容。

      海洋产业健康发展。总投资100亿元的烟台海洋牧场“百箱计划”9座网箱实现下海收鱼,中科海洋新兴产业研究院、探海科技、太平财险海洋保险创新研发中心落地总部基地,山东海洋10亿元产业基金签约。2022年,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5.4%。年末存续涉海主体1321家,其中海洋产业943家,海洋相关产业378家。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分别达到3家和13家;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4.5万亩;“三品一标”认证果蔬16个;创新推出“红社•民购”农产品区域电商平台,建成党支部领办合作社97家;培育家庭农场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65家,其中省级以上示范社2家,市级以上示范社4家。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打造“部门+企业+村居”结对帮扶机制,82个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改造提升污水管网8945米,梯次推进污水改造,全区整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5%;实施清洁取暖工程,完成节能改造2367户;改造提升道路22条;年内创建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8个,建成省级美丽示范村3个,市级美丽示范村7个,一类村占比达到50%;累计创建“美丽庭院”2900户,达到农村常住庭院数的45%;“厕所革命”为农户改厕10321户,普及率90%以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47户脱贫享受政策户退出脱贫名单。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9%。其中,农业产值下降3.6%;林业产值增长100%;牧业产值增长12.7%;渔业产值增长6%,渔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71.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增长8.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5.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分门类看,制造业增长8.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6.7%。十大重点行业“六升四降”,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2%,汽车制造业增长15.9%,医药制造业增长13.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0.4%,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21.6%,食品制造业下降6.4%,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3%,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1.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下降2.7%;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4.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和营业收入利润率分别为13.4%和12.4%。全年规模以上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和机械汽车三大主导产业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下降5.2%、7.5%和增长4%,占全区工业的84.4%。工业总产值过亿元以上的企业171家,10亿元以上35家,20亿元以上25家,50亿元以上10家,100亿元以上4家。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增长13.6%。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增长9.4%。竣工产值下降23.6%。房屋施工面积下降31.6%;房屋竣工面积下降5.9%。

      四、服务业

      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0.1%。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4.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5.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下降0.2%;金融业增加值增长3.4%;房地产业增加值下降17.9%。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2.1%。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降36.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下降1.6%。

      年末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696.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8.5公里,国省道通车里程46.7公里,农村公路通车里程621公里。年末全区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23个,其中30万吨级码头泊位2个、10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11个、万吨级以上泊位19个、造船专用泊位4个。

      全年全社会公路货物运输量971.2万吨,增长8%。全社会旅客运输量21万人次,下降44.7%。港口货物吞吐量15692万吨,增长18%。

      全年民航旅客吞吐量310.24万人次,下降47.9%;民航货邮吞吐量6.22万吨,下降16.6%。

      年末公交营运车辆521辆,营运线路33条,线路总长度852.5公里,客运周转量3730万人次,年末营运出租汽车72辆。

      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95869辆,增长4.1%。民用轿车保有量89982辆,增长3.2%。本年新注册轿车5158辆,下降34.5%。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7979万元,增长2.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703万元,增长0.1%;电信业务总量62276万元,增长2.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6万户,下降0.4%;移动电话用户67.4万户,增长1.4%,其中3G、4G和5G移动电话用户64.6万户。年末宽带用户17.1万户,下降5.1%。

      年末经营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的旅行社14家(含分社),A级旅游景区4处,旅游星级饭店5家,其中,五星级3家,四星级2家。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2%。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1.7%。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0.1%。民间投资下降8.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8.9%。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7%。其中,住宅投资下降7.2%;办公楼投资下降24.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7.9%。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39.6%。商品房施工面积增长16.6%,其中住宅施工面积增长20.3%。商品房竣工面积增长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增长10.2%。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2%。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4%。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中西药品类增长53.9%,粮油食品类增长8.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46.6%,烟酒类下降42%,化妆品类下降21.4%,饮料类下降14.8%,日用品类下降8.6%,汽车类下降0.6%,其中新能源汽车类增长77.2%,石油及制品类下降0.5%。

      七、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增长12.5%。其中,进口增长12%;增长12.9%。进出口总额占全市的45%,占全省的6%。在出口总额中,外商和港澳台企业出口下降32.4%,占出口总额的45.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下降12.3%,占出口总额的8.9%;机电产品出口增长7.6%,占出口总额的75.7%;加工贸易出口增长6.7%,占出口总额的58.9%。从国际市场看,美、韩、日稳居我区贸易前三位。受富士康工业园及东岳汽车等龙头企业拉动影响,美国超越韩国成为我区第一大贸易伙伴。全年全区实现对美贸易增长9.5%,对韩贸易增长14.6%,对日贸易下降14.3%。

      全年新引进外商投资项目85个,其中,千万美元以上项目44个,下降41.9%;合同利用外资下降22.6%,占全市的34.1%;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9.6%,占全市的31.2%。世界500强投资企业累计138家。

      2022年末,累计引进外商投资项目2092个;累计合同利用外资217.6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112.1亿美元,外资到位率(实际使用外资占合同利用外资的比重)为51.5%。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财政总收入增长26.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3.1%。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78.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10.7%。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6.2%。其中,教育支出下降16.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4.4%;卫生健康支出增长65.7%;节能环保下降7.4%;城乡社区支出下降0.6%;农林水支出下降44.3%。

      全年税收收入增长25.3%。其中,第二产业税收收入下降8.8%;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增长8.1%;海关代征增长69.9%。

      年末全区银行40家,其中市级分行15家。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389亿元,比年初增加114.4亿元,增长5%,其中居民储蓄余额773.8亿元,比年初增加180.1亿元,增长30.3%。年末金融机构本币存款余额2019.7亿元,比年初增加247.2亿元,增长13.9%。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772.7亿元,比年初增加111.3亿元,增长6.7%。

      全年证券期货市场交易额4271亿元。年末累计开户数31.4万户,增长13%,其中当年开户数5.2万户。

      全年新增上市辅导备案企业6家、上报境内上市申请材料企业2家,年末境内上市企业累计1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25家,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累计61家,境内挂牌上市企业累计股权融资401亿元。

      年末全区保险机构39家,其中保险法人机构1家。全年保费收入21亿元,增长7.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亿元,增长3.5%;人身险保费收入11.9亿元,增长10.6%。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8.2亿元,增长43.7%。其中,财产险赔付5.7亿元,增长27.9%;人身险赔付2.5亿元,增长97.3%。

      九、民生保障

      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5%。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下降0.5%。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恩格尔系数)的比重为30%。

      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2.7万人,其中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3.93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3.45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9.46万人,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9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0.4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4.36万人。51443名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继续上调,月人均养老待遇提高到2552元。居民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207元。失业金领取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890元。城市低保475户649人,发放城市低保金660.14万元;农村低保366户521人,发放农村低保金391.3万元。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1335元和1075元,照料护理标准每人每月按照自理能力情形分别为自理772元、半自理385元、不能自理233元。发放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生活补贴332.8万元,护理补贴25.6万元,购买第三方照护服务65.2万元。

      全年在建安置小区8个、住宅8990套。新开工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项目2个,安置住房4824套,获得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奖补资金7464万元。实施保障性住房实物配租2249户次,发放城市中等偏下和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租赁补贴72户。

      十、社会事业

      年末实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104所,其中,普通高校1所,职业学校2所,中小学43所,幼儿园58所。招收学生2.55万人,在校学生9.31万人,毕业学生2.14万人,专任教师6015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和初中应届毕业生升学率均达到100%。

      年末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91所,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卫生监督机构1家,公立三级医院1家,妇幼保健机构1家,基层医疗机构5家,民营医院1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8所,村卫生室33所,门诊部21所,口腔诊所62所,中医诊所52所,其他类别诊所(卫生所)82所,医学检验机构2所。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990张,卫生技术人员3414人,其中,医生1750人,护士1664人。

      年末公办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1处,民营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4处,拥有养老床位915张,其中护理型床位达到549张,占比60%。已建成街道养老综合服务中心3个,配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6个,配建农村幸福院7个。新建市民社区食堂2处,年末实有市民社区食堂10处。为372名经济困难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41.2万元。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调整到每人每月1815元,为51名孤儿、事实无人抚养等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费91万元,为5名孤困儿童发放福彩助学金3.5万元。年内临时救助困难群众73人,发放救助金46万元。

      十一、资源、环境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7.5%。其中工业用电增长7.2%。

      全年全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为323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8.5%。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为7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二氧化氮年均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22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为48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全区降水pH年均值为6.76,未出现酸雨(pH<5.6的雨水为酸雨)污染。

      全区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昼间52.6分贝,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等级为二级,道路交通噪声年均值为昼间68.6分贝,道路交通噪声等级为二级。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人均生产总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4.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指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法人单位;以及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

      5.建筑业企业是具有建筑业资质的法人单位。

      6.房地产业企业是指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

      7.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包括城镇和农村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以及城镇个体户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建设项目投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开发项目投资,不包括农户投资。

      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包括: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能源局
    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湖南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广东工业园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南都网联合早报网凤凰网和讯网每日经济新闻第一财经网易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光明日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政府部门
  • 行业协会
  • 新闻媒体
  • 友情链接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