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中心 前沿观察

    以新型工业化助推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寇杰

    来源:《云岭之窗》杂志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5日 16:40 点击量:244 字体: 分享:

      2023年9月,党中央首次以新型工业化为主题召开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要求“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云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工业立省、制造强省,全力以赴兴实体、强制造、抓创新、育集群、促融合,难中求进、干中求进、变中求进、稳中求进,新型工业化取得了可喜成绩。

      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工业投资增长19.1%,工业企业总量突破8.5万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首次突破5000户,以硅光伏和新能源电池为代表的电子行业连续18个月保持25%以上增速,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1.2%,推动工业由传统产业拉动向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转变。

      今年,我们将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认真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和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要求,全力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持续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打造现代化工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年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工业投资占比保持领先地位,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0户。

      近年来,云南省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精选优质赛道,抢抓产业风口,积极谋划发展智能终端等新兴未来产业,主动承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支持领军企业重大项目投产、扩产,迅速提升智能终端产能。

      做优存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抓好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加快现有项目投产达产,继续发挥传统产业重要支撑作用。推动绿色铝从原料向材料提升、由材料向装备进军,确保产值突破1300亿元。持续打造具有较强协同效应的光伏全产业链,加快建设“光伏之都”,确保硅光伏产业增加值增长15%;推动硅化工产业从有机硅单体向下游硅基新材料产品延伸,以碳化硅为切入点加快培育发展硅电子产业,建设世界一流绿色硅产业体系。聚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两大领域,巩固提升正负极、电池隔膜等前端材料优势,加快向中下游电池制造和应用环节延伸,力争新能源电池产业增加值增长30%。强化有色金属前端矿产资源战略保供,后端提升精深加工能力,加快发展高端材料。围绕茶叶、坚果、咖啡等产业提升精深加工水平,提高云南绿色食品品牌知名度。重塑烟草全产业链新优势,推动结构优化、形象升级、价值提升,确保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增长4%。大力发展绿色化工、高端精细化工,积极推进中石油“减油增化”项目,力争石化化工产值达到730亿元。

      发挥优势,谋划新兴未来产业

      充分发挥我省绿色能源优势,把握产业发展风口,主动抢滩新赛道,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坚持从“制储输加用”全产业链谋划,因地制宜拓展应用场景,力争落地3—5个“绿氢+”应用示范项目。

      1.制定实施我省储能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积极开展新型储能关键技术研发,推动新型储能试点示范。

      2.大力发展生物技术药、生物发酵、生物基新材料、疫苗、血液制品和细胞产业。

      3.加快发展先进电子材料、稀贵金属材料、液态金属材料、高端钛材和稀土功能材料等。

      4.聚焦智能芯片、智能传感器、终端操作系统等,引进国内外一流人工智能企业,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夯实载体,推进产业聚链成群

      深入开展园区规模和质量提升行动,加快推进首批7个重点省级开发区建设,打造一批千亿园区。加快沿边产业园区建设,提升项目落地和产业承载能力。推进重点产业链与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产业集群化、生态化发展,培育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依托我省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强化项目招引,引导地理相邻、主导产业相关的集群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产业互联、业务互通、资源互助、信息互用,以区域协同提升集群核心竞争力。在绿色铝、绿色硅、新能源电池、生物医药、稀贵金属新材料等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领域争创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加强合作,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构建主导产业明确、错位发展、分工协作、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体系。

      数智赋能,推广制造业智改数转

      贯彻落实国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1+N”行动方案,明确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路线图,推广优秀数字化转型方案。

      加快国家级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省建设,培育10个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企业。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推广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的数字化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建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完善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发展智能产品和智能制造装备,加快建设一批“灯塔工厂”和数字化工厂,实施一批智能制造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变革。加强网络设施和算力设施规划布局,适度超前推进网络、算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动工业大数据开发利用,培育3个以上行业级大数据中心。持续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加快推动“云南制造”向“云南智造”转变。

      培育主体,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扎实推进经营主体倍增工作,完善新建投产、“小升规”、“临退规”、拟上市“四个企业库”,靶向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梯度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力争全省创新型中小企业达2200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850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00户。

      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积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整合上下游资源,与链上中小企业建立长期订购、供货机制,形成大中小企业稳定配套联合体。

      引导鼓励龙头骨干企业联合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上下游企业共建创新联合体,支持企业承担国家和省级科技重大项目,在企业布局建设更多创新平台。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开展重大技术装备攻关,聚焦重点领域建设一批云南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

      实施产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围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通过“揭榜挂帅”等模式,一体化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绿色引领,推动工业低碳零碳发展

      严格落实云南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推动有色、钢铁、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探索建立以碳排放“双控”为导向的制造业项目立项机制,加快引进落地一批采用绿色能源的先进制造业项目。

      推动制造业产品绿电溯源和碳足迹核算,充分挖掘数据价值,构建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体系,提升企业绿色竞争优势。深入实施工业能效、水效提升行动,加快省级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和示范中心建设,提升磷石膏、冶炼渣、粉煤灰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积极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大力开发绿色设计产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创建零碳园区,通过产业转型、能源增效、资源循环、设施共享、固碳增汇、数字管理等技术措施,加快建设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推动园区二氧化碳排放与吸收趋于平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能源局
    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湖南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广东工业园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南都网联合早报网凤凰网和讯网每日经济新闻第一财经网易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光明日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政府部门
  • 行业协会
  • 新闻媒体
  • 友情链接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