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一个产业,40年间产值增长2400倍,还不够?连云港经开区到沪“揽金”
5月23日,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自由贸易试验区长三角经贸合作交流会在上海举行。会上,现场签约6个产业项目、总投资117亿元,2个大宗贸易项目、年贸易额140亿元,6个进出口项目、年贸易额8亿美元。
会上,连云港市委常委、连云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商振江介绍,连云港是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新亚欧大陆桥东端起点,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东中西区域合作、江苏沿海开发等多重国家战略在此聚焦,自贸试验片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竞相叠加。作为长三角北翼港口城市,主动对接大上海、服务融入长三角,一直是连云港开发区发展的战略选择和优先方向。
1984年,连云港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年间,连云港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城市到临港工业城市、从曾经的交通“边缘末梢”到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事实上,今年不只是连云港成为国家首批对外开放城市40年,也是连云港开发区建区40周年。
会上,连云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殷元专题推介连云港开发区“4+N”主导产业发展情况和投资环境。据了解,连云港开发区作为首批国家级经开区,近年来,始终坚持“工业立区、产业强区”导向,培育了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和大宗贸易、跨境电商、汽车进出口等“4+N”主导产业,成为全国最大的抗肿瘤药物、抗肝炎药物等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基地和亚洲知名的风电装备研发生产基地,营商指数位居全国经开区前列。
其中,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当属医药产业。连云港开发区医药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产值不到2000万元,到2023年产值近480亿元,增长2400倍,从生产大山楂丸、红药水到研发创新药、国际授权总交易金额超70亿美元,培育出一批行业领军企业。
近年来,连云港主动接受上海“五大中心”辐射,积极深化两地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其中连云港开发区作为连云港全市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推动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港城、扎根港城,有力支撑了连云港经济高质量发展。下一步,连云港开发区将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聚力招大引强,深化开放创新,推进合作项目加快落地实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打造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