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搜索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国家级开发区动态

    细数广州开发区四十年“成绩单”5项指标全国居首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9日 16:27 字体: 分享:

      从1984年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建设首批国家级经开区,到今年10月花都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升级,目前广州已经累计获批设立9个经开区,其中包括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5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四十年间,全市各经开区如何在经济发展中扮演“挑大梁、走在前”的角色,为广州经济发展全局增光添彩,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12月17日上午,在广州市“拼经济稳增长·经开区建设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吴伟华表示,在“4+5”发展格局下,经济开发区已经成为广州拼经济的主阵地。

      吴伟华表示,在2023年商务部对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中,广州经开区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第2,南沙经开区跃升至全国第7,增城经开区排名全国第79,累计前进了110位。其中,广州经开区实际外资、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数量、高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园区地区生产总值、上市企业数等5个指标全国第一。南沙经开区实际外资指标排名全国第2、外贸进出口指标排名第5。

      开放型经济的“压舱石”:前十月广州经开区外贸进出口额5981.9亿元

      广州市经开区多年来持续改革创新招商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拓展对外合作渠道,努力实现实际外资和对外贸易稳规模、调结构的目标要求。

      近年来,9个经开区每年创造全市近7成外贸进出口额以及8成以上的实际外资额。今年1-10月,广州经开区实现外贸进出口额5981.9亿元、实际外资24.3亿美元,占全市比重分别比去年提高1和2.2个百分点,为全市经济回升向好提供重要支撑。

      吴伟华表示,广州将研究制定新时期促进经开区改革创新意见,进一步完善开放型体制机制。支持各经开区深化改革,探索市场主体培育扶持机制,推动构建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推动各经开区联动自贸区、综保区、进口示范区、高新区等高水平开放平台,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探索区域合作新机制、开展更大压力测试、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先行先试,力争形成更多首创型引领型改革成果。

      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全市9个经开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超7000家

      广州市经开区加快培育创新主体,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目前全市4个国家级经开区拥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超800家,9个经开区拥有超1400家研发机构和超7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广州、南沙经开区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强度分别达6.81%、5.48%,位居全国经开区前茅。

      广州、南沙和番禺等经开区位于“广州活力创新轴”上,是打造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载体,其中广州经开区拥有全市近一半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7成的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生物岛实验室发布全国首台国产商业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全国第5。

      现代产业的“主力军”:逐步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集群

      广州市经开区紧紧握住“招商引资”这把金钥匙,实现从“谋政策突破”、到“强要素集聚”“抓科技创新”再到“拼营商环境”迭代创新,加快打造“全球投资最佳目的地”,累计带动全市吸引362家世界500强企业在穗投资兴业。经开区有力推动了广州形成汽车、电子信息、绿色石化等支柱产业,逐步集聚生物医药、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美妆大健康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集群。

      广州还在经开区率先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先导区。今年1-10月,9家经开区贡献全市约7成的规上工业总产值,为12958.9亿元,其中增城、花都、番禺等区工业投资保持2位数以上增速。

      吴伟华表示,广州将继续支持各经开区充分发挥各自产业集聚优势,结合城市核心功能和园区资源禀赋,瞄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错位互补发展;支持各经开区加快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建设;支持各经开区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协同,高标准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加快构建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建设一批未来产业科技园,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不断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获准成立后,广州经开区出台全国第一个开发区条例、全国第一个推行工业用地有偿出让、最早探索实施党政合一的“大部制”、建立“五区合一”管理体制。近年来,全市各经开区积极与自贸试验区、综保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等开放平台联动,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不断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今年,广州经开区获批广东省首批营商环境改革试点,在全省率先启动企业服务增值化改革;南沙经开区改革创新经验超1000项,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服务企业完成境外投资项目备案118个,成功推动国际邮轮母港开港开航,争取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15天免签、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业务等政策落地实施等。

      吴伟华表示,未来广州将深入实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实施好“外资高质量发展20条”“外资12条”等政策,组织经开区赴海外招商,积极参加开发区对话500强、产业转移对接会等“投资中国”品牌活动,以及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等境内外展会,助力经开区拓市场、促投资,建好用好中新广州知识城等国际合作平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湖南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联合早报网南都网央视网网易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和讯网光明日报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国家部委
  • 社会团体
  • 新闻媒体
  • 开发区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