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滨州经开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高效助企激活力
今年以来,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经济”三大战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三类组织”解决“三大问题”,做好“三项服务”。截至11月,实有市场主体25654户,同比增长21.82%;其中企业实有12643户,同比增长22.7%,增幅均列全市第1位。
发动三类组织,协同驱动保驾护航
一是领导包保包责。发挥三级包保机制作用,区主要领导带头开展“一企一策”助企帮扶,对86家规上工业企业扎实开展遍访活动,全力稳产能提产值。2024年1-10月份,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30%,先后荣获省级数字经济产业园、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等荣誉,魏桥国科“铝产业先进制造山东省实验室”有望年内获批筹建,成为全省第11家省实验室。二是专班帮办代办。创新“一图两线三清单”,为全区40个省市区重点项目配备审批管家专职帮办代办员,实现“专人专图专服务”;“12368”热线及“暖企服务专区”服务1100余人次,民商事案件100%网上立案,推进要素式审判、表格式文书,平均审限控制在15天以内;重点项目形成专班,落实“十证联发”,目前滨和德馨府、滨州科技职业学院新校区等项目已成功实施,实际缩减审批时限56天。三是分队直面直达。打造“1530”政务服务圈,延长服务触角,扩展服务覆盖范围,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坚持政务小分队进园区,“中介超市”直达乡镇,通过权限下放大幅降低成本,公告发布数量比去年多114个。
聚焦三大问题,持续发力稳基壮干
一是撬动资金疏源头。积极争取中央预算资金、专项债、国债项目。指导企业获批2024年度市专利导航项目4个、关键核心技术专利群项目1个,兑付专利导航、专利奖奖补资金89万元。二是引育人才培根本。指导魏桥国科入选全市唯一的“省级人才效能提升示范平台”,建成三座人才公寓,在全市总量最大、种类最多,筑巢引凤聚英才。完善调整全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例会制度,实施“一企一策”培育高层次人才。全区有效发明专利352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件21.65件,列全市第3位。三是严格监管防风险。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展“铁拳”执法专项行动,查办案件344起,市场秩序平稳有序;提升司法服务质量,开展灵活多样的执行行动58次,执行结案1500余件,到位资金8000万元;深入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打造“一检心百企君”检察护企品牌,办理职务侵占、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合同诈骗等侵害企业犯罪6人,经验被省院“检察护企”专栏转发。
优化三项服务,加压奋进提质增效
一是高效服务降成本。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设置专窗开展流程测试活动,解决企业群众“多跑路”难题。落实水电气暖网联合报装“一件事”,市区两级联手设置专职窗口,打造“五位一体式”联合报装新模式,办结水电气暖网联合报装申请29件,现场联合踏勘3件。二是靶向服务解难题。积极参加招商引资项目评审会,为新招引项目提供“现场服务”,为项目制定专属流程图25张,解决问题58个,协助办结项目审批事项172项,实现项目“定制化”服务。三是多样服务升质量。打造“掌上政务”,打造“网上办事区”和“自助办理区”,配备自助服务终端5台,安排专职帮办代办员从旁协助。营造“心安大厅”,配备老年用具,增设手机充电桩。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