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从“单点突破”到“链式崛起”——银川经开区产业链供应链招商的密码与突围
3月5日至6日,银川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何梅率队赴江苏开展新能源产业专项招商考察,深度对接行业头部企业,落实自治区产业战略部署和银川市下好“招商引资”先手棋工作要求。首站抵达张家港苏州潞能能源有限公司,实地调研光伏组件智能化生产基地,着力推动光伏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次日转赴江阴全球新能源领军企业远景能源集团,重点考察风机整机研发制造基地建设,聚力构建“风光互补”新能源产业矩阵,为打造西部地区新能源装备制造高地蓄势赋能。
2025年开年,一场接一场的招商考察,一次连一次的深度对接,正式拉开了银川经开区“现代产业重塑攻坚战”的序幕。这是园区以“链式思维”重构产业生态、服务国家战略的缩影,也是通过绘制招商路线图,明晰产业链供应链版图的具体实践。从“单点突破”到“链式崛起”,银川经开区已探索出一条以产业链韧性提升为核心、以创新机制为引擎的招商路径。
顶层设计:以“链式思维”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
近年来,为强化产业链韧性,银川经开区通过“纵向延链、横向配套”补短板,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串”的链式反应。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为主攻方向,通过引进隆基绿能、TCL中环、浙江天通、晶盛机电、盾源聚芯、山崎马扎克、乔锋、舍弗勒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培育共享、威力、小牛、华控、大河等本土优势企业,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光伏材料制造基地、全国最大的蓝宝石生产基地、国内外芯片供应链重要配套产业基地、装备制造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园区。
“从无到有、从有到强”,银川经开区不仅构建起辐射西北的新能源装备创新策源地,更在“双碳”战略坐标系中锚定全国光伏产业链战略支点。通过实施“纵向成链、横向集群”发展方略,将产业势能转化为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引擎。
在产业布局关键落子处,经开区绘制出精准的“建链图谱”:
▶光伏赛道:
构筑从单晶硅棒到电池的垂直产业链,重点补强电池组件、逆变器、光伏玻璃、金刚线等关键环节,打造全链闭环。
▶半导体材料:
抢跑第三代半导体赛道,建设碳化硅衬底外延片研发,攻关碳化硅半导体材料、大尺寸晶圆等产业。
▶蓝宝石产业:
向手机盖板、AR镜片等切磨抛高附加值领域延伸,建设消费电子特种材料生产基地。
▶高端装备:
聚焦新能源装备“智造矩阵”,培育数控机床数字孪生、精密轴承微米级加工等硬核技术。
产业转型升级背后,是银川经开区加快构建新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的快速响应,是立足“西电东送”枢纽区位,联动绿电优势,打造“材料-装备-应用”三位一体产业生态的战略抉择。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纵深推进,一个承载国家能源战略转型使命的西北高端制造走廊也将在贺兰山下加速崛起。
创新机制:从“全员发力”到“精准作战”
今年,银川经开区启动全员招商,但并非盲目撒网,而是通过建立“全员渠道线索数据库”,将招商线索按产业契合度、技术含量等维度分类,形成优先级目标企业清单。例如,针对硅基材料产业链,梳理出全球Top10光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及外资潜力企业,实施“一链一策”精准对接。
以“卡位入链”为核心,银川经开区绘制了覆盖光伏、半导体、装备制造等产业链的具体招商图谱,标注关键环节与技术门槛,通过智能匹配、数字招商模式,实现“线上精准对接”。
通过“链式招商”,银川经开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已形成产业联动,以“硬环境+软服务”打造产业生态,吸引市场主体超万家。在创新招商引资的道路上,银川经开区的有益探索和具体实践,推动了产业链供应链招商从“战术动作”升级为“战略体系”,顶层设计与市场机制的深度融合、数字化工具与人文服务的双向赋能,在实现自身产业突围的同时,银川经开区也在努力打造服务国家“双循环”战略的西北支点。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