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杭州高新区(滨江)科技人才发展指数达86.73 蝉联浙江省第一
近日,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科技厅发布《2024浙江科技人才发展指数》,公布了浙江省11个设区市和90个县(市、区)的人才发展指数情况。报告显示,杭州市滨江区科技人才发展指数达86.73分,蝉联全省第一,其中,科技人才规模指数、科技人才效能指数、科技人才环境指数3个维度均位列第一,科技人才结构指数位列第四,创新策源能力持续增强。
筑强创新平台载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改革。杭州高新区(滨江)加快环大科学装置创新生态圈建设,以培育“科学—技术—产业”创新生态为目标,深化创新平台分层分类管理,开展科创平台“揭榜挂帅”,靶向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区内已形成由4位院士牵头的四大高能级平台,五大院校建设的5个研究院,以及600余家省市研发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省重点企业研究院为依托的“1+2+6+N”科创平台体系。自2024年以来,极弱磁大设施研究院、白马湖实验室、浙江大学滨江研究院获批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极弱磁大设施研究院2位博士后入选国家级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白马湖实验室人才团队承担了省部级以上项目17项,项目总经费超过8.42亿元。依托区域科研力量影响力,持续推进对高校资源的深度挖掘,加大战略科学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领军人才引育力度,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改革。
强化人才项目全周期服务,加速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杭州高新区(滨江)深入实施对科技人才项目尤其是青年项目的全方位赋能,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源动力,完善人才工作格局,提升人才项目质量,健全项目落地孵化体系,强化人才项目成长保障。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企业创新联合体、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申报并组织实施重大战略任务,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目前已有市级以上创新联合体20家。持续推进两链深度融合,强化技术需求与创新供给的高效对接,联合产业链组建一批专业领域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实现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赋能,为创新人才开展项目攻关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助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发展。截至目前,杭州高新区(滨江)以高校、科创平台、企业创新团队形成联合攻关的新立项浙江省“尖兵”“领雁”项目33项、居全省第一,杭州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14项、列全市第一。
持续优化人才环境,牵引全球英才集聚。杭州高新区(滨江)始终坚持发挥政策杠杆作用,优化创新创业政策,不断提高人才服务质量、扩大人才服务范围,探索增值服务。迭代“1+5+20”人才新政,深入实施“才链全球”计划,加强“5050计划”实施力度,探索创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机制。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大海外人才引育力度,引育一批战略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着力打造卓越工程师和青年科技人才队伍。2024年,杭州高新区(滨江)青年发展综合指数蝉联全省第一,新增认定各类高层次人才8258人,新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及以上人才20人,新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63个、35周岁以下大学生6.5万人。
接下来,杭州高新区(滨江)深入优化创新平台、科技企业人才分类认定,加强自主评价制度改革,做好各级科技人才项目申报,强化创新平台预算管理;完善分级分类考核管理机制,建立“绩效目标—建设团队—预算保障”相匹配的经费支持体系;发挥政策杠杆作用,优化创新创业政策,不断提高人才服务质量、扩大人才服务范围,探索增值服务。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