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搜索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国家级开发区动态

    3万余名产业人才与威海火炬高新区双向奔赴

    来源:威海火炬高新区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6日 10:53 字体: 分享:

      正值暑假,威海火炬高新区迎来了一波青春热潮——返乡大学生、驻区高校学子及有来区就业意愿的高校学子纷至沓来,走进威高、迪尚等明星企业,亲眼见证“高区制造”的硬核实力。这场别开生面的“职场初体验”,不仅点燃了学子们回乡就业热情,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留在高区”的种子。

      学子们争相参加的企业观摩活动,是威海火炬高新区引才工作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威海火炬高新区始终将青年人才工作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积极构建“引才精准化、育才场景化、用才产业化、留才生态化”的人才发展生态,促进青年人才与地方发展双向奔赴。据统计,2022年至今,威海火炬高新区累计引进各类产业人才3万余人,其中引入青年人才1.7万余人,“才聚高区 智汇未来”招引品牌成为人才工作的亮眼名片。

      迪尚集团有限公司产品研发部副总监杨子婳硕士刚毕业时曾考虑过到一线城市发展,但最后还是选择扎根威海火炬高新区,吸引她的是这里“实战锤炼”的成长机会和行业领军企业的平台。

      “这里的政策环境和时尚设计制造产业基础都极具吸引力,更难得的是,从入职起我就能深度参与到工装、学位服等专业品类设计研发核心环节,这种一线研发经验是许多同龄人难以接触到的。”杨子婳说,正是这样的城市和公司环境,让她的设计研发水平飞速提升。如今,她和团队的作品已经走向全国,让200多万名学生知晓了潮流的“威海设计”,穿上了时尚的“高区制造”。

      杨子婳的故事诠释了威海火炬高新区正逐步构建起一个充满活力、开放包容的人才生态体系。在这里,优秀的人才将找到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创新的企业将收获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高校是青年人才主阵地。为了下好留才“先手棋”,威海火炬高新区先是深入企业开展“靶向扫描”,建立起涵盖岗位职责、技能要求、薪资待遇的需求数据库。今年上半年,威海火炬高新区人社中心累计走访企业3370余家/次,收集岗位信息1.6万余条。

      在此基础上,威海火炬高新区带着优质岗位走进高校“招贤纳士”,今年上半年,累计组织重点企业走进山东省内外高校开展专场招聘31场,联合60余所高校设立14个就业服务工作站,推动“产业需求清单-专业设置清单-人才供给清单”联动,形成“高校输送、企业用人、地方搭台”的良性循环,构建起独具区域特色的人才高地。

      还有不少青年人才坦言,选择威海火炬高新区,看中的是这里有能让创新种子破土的产业沃土。从新加坡留学归来的王华涛博士创立了威海焦尔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在他看来,威海火炬高新区蓬勃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为企业了解芯片封装工艺、进行技术攻关有很大帮助,健全开放的产业基础能为“技术落地”提供广阔舞台。

      同时,威海火炬高新区还从各个层面打造对青年人才更加友好的工作生活环境。8000套“拎包入住”式青年人才公寓,人才可享受市场价半价租金入住;打造欧乐坊、火炬八街等9个青年友好商圈满足年轻人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创新“产业研学”模式,组织清华大学等170余所高校3400余名师生开展“进企业、进园区”沉浸式研学;对顶尖人才,威海火炬高新区根据其科研投入、平台建设和产业化情况等,给予“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定制化支持……从居住到生活、从工作到休闲,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威海火炬高新区正以最大诚意,迎接每一位追梦的年轻人。

      目前,威海火炬高新区已荣获“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青年人才集聚工作表现突出单位”“2024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行动表现突出单位”等称号。威海火炬高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威海火炬高新区将始终聚焦青年人才发展的全周期、全环节,高位谋划、一体推进,通过政策、产业、平台、服务多维联动,持续优化青年人才发展生态,着力营造“近悦远来”人才强磁场。随着秋季引才活动的深入开展,威海火炬高新区将继续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诚邀天下英才,共创美好未来。

      


    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湖南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联合早报网南都网央视网网易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和讯网光明日报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国家部委
  • 社会团体
  • 新闻媒体
  • 开发区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