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知公告
以信用赋能 促审批提速 烟台高新区为优化政务服务注入“信”力量
“没想到现在办理业务速度如此之快,只要信用等级达标,即使忘带一部分材料也可以直接办理,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在烟台高新区从事个体经营的杨先生拿到“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后感叹道。
杨先生之所以能快速办证,得益于烟台高新区推行的“信即办”新型审批模式。近年来,烟台高新区坚持以“信用+政务服务”为抓手,探索开展经营主体“信用良好、快速办理”的“信即办”工作,持续增强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优化“信用+平台”,注入信用审批动能。制定印发《烟台高新区关于开展“信即办”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经营主体事前信用核查制度,依托烟台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将经营主体信用信息查询功能嵌入审批服务流程,将信用核查结果作为“信即办”实施的重要依据,让符合信用条件的经营主体在自主承诺前提下享受极速审批、即刻办结服务,把好行政审批“信用关”。明确适用范围,将信用等级为A+级、A级的“诚信守法”经营主体纳入“信即办”实施范围,推动信用赋能企业发展。
实施“信用+应用”,拓展信用服务场景。先后梳理推出2批《烟台高新区“信即办”事项清单》,将13个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办理频次较高的政务服务事项纳入“信即办”事项清单,涉及公共场所卫生许可、人力资源服务许可、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办学许可、中介机构从事代理记账业务审批等多个领域。规范办事流程,对较为复杂、审查内容较多的事项“承诺即办”“诚信主体”对申请事项的条件或部分申报材料作出书面承诺,并按要求提交其他材料后,审批部门不再对承诺内容进行事前审查,先行发放批准的证照文书,通过事中事后监管环节对其履行承诺情况予以复核。
建立“信用+奖惩”,防范化解信用风险。审批完成后,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对“诚信主体”的履诺情况进行核查,确保其按照承诺内容履行义务。发现未履行承诺的,责令其限期整改;对虚假承诺或拒不履行承诺的,监管部门将其失信行为纳入信用记录,并依法依规对其进行惩戒;审批部门依法按程序撤销行政审批决定,且三年内将不再对其提供“信即办”“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绿色通道”等便捷政务服务,营造“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社会氛围。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