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搜索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前沿观察

    做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大文章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22日 17:13 点击量:731 字体: 分享:

      李克强总理近日在陕西考察时指出,产业升级必然会带来产业转移,而产业转移又会提高产业竞争力。当前我国产业转移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国外转移,二是向国内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劳动力素质,创造更好条件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做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这篇大文章,意义深远。

      为什么要实现东部产业向中西部的转移?从宏观层面讲,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为国家平衡发展做贡献,不仅有利于加快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东部经济转型升级,从而形成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产业分工的格局。

      从区域承接条件上来说,中西部劳动力资源丰富,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巨大;通过近年来深化“放管服”等改革,中西部的营商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

      事实上,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早已开始。2010年9月,国务院就印发了《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当前,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也呈现出高质量、总量逐步加大的特征。李克强近日考察的咸阳正泰智能电气西北产业园就是陕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100亿元。9月10日,在天津举办了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精准对接调研活动及座谈会,总投资1152亿元的78个产业转移项目集中签约。

      从签约项目领域看,既涉及汽车零部件、建材、化工、家电等传统制造业领域,也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农业、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这既有“量”也有“质”。

      既然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是一篇大文章,那就要把文章做精、做细,不留缺憾:一是,承接的过程要充分市场化;二是,中西部地区要继续改善软环境,这包含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也包括人才资源的进一步储备;三是,必须坚持节能环保原则,严格产业准入,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首先看市场化原则。上述意见就强调,要遵循市场规律,尊重各类企业在产业转移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其次“软实力”建设始终是中西部承接的重要基础。如上所说,这包括营商环境和人才储备等诸多方面。在营商环境方面,中西部地区要坚持用改革的手段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建设,进一步梳理企业投资兴业的堵点和难点,对标先进水平,持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人才储备方面,最近包括西安在内的许多地方推出了力度很大的招才引智措施。这反映出这些地方对人才的渴望,并在采取积极措施。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禁污染产业和落后生产能力转入。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要做到承接产业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不浪费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

      总之,中西部要想方设法把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这篇大文章做好。



    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湖南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联合早报网南都网央视网网易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和讯网光明日报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国家部委
  • 社会团体
  • 新闻媒体
  • 开发区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