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搜索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前沿观察

    36个国家高新区襄阳“论道”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01日 09:32 点击量:597 字体: 分享:

      10月29日,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协调会(中部片)在湖北襄阳高新区召开。此次会议旨在为各大高新区提供交流平台,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弥补发展短板,推动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会上,科技部火炬中心通报,全国目前共有169家国家高新区。2018年,国家高新区园区生产总值11.06万亿元,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2.3%,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增长极。

      在经验交流环节,来自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中部4省的科技厅领导及36个国家高新区负责人,剖析案例、分享成果,共话高质量发展。

      襄阳高新区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实现了由“量”的增长向更加注重“质”的提升转变。襄阳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襄阳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邓卓海介绍:襄阳高新区从1992年成立以来,用占襄阳1%的土地贡献了占襄阳四分之一的GDP和二分之一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18年襄阳高新区营业收入3340亿元,GDP收入达1070亿元。

      襄阳高新区近年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一是靠襄阳科技城和襄阳自贸片区两只腾飞的“翅膀”,为襄阳高新区开放型经济和创新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二是项目攻坚,靠招商引资。聚焦“高、精、尖”项目,注重招引项目的含金量和含新量,今年新签约的86个项目中,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占比达到92%;三是改造传统产业,培养新经济业态。引导企业向国际国内先进标准看齐,今年来,新增数字化生产线70条,数字化车间10个,智能工厂18家、机器换人示范企业35家。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与经济深度融合,华中地区唯一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北)落户襄阳高新区;四是盘活资产释放活力。盘活闲置企业不仅为新项目落户带来空间和时间优势,也为传统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体现聚集效应。

      南昌高新区把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作为最关键、最核心的“三大动力”,深入推进产业、科技、生态、城市、人文融合发展。南昌高新区已逐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航空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2+2”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南阳高新区不断强化开放式创新,实现了由自我发展向更加注重整合利用创新资源的转变。南阳通过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形成了以光电、先进装备制造、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2+1”产业体系。为进一步整合区域资源,南阳将深化京宛合作,搭配多元化创新平台,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下一步,国家高新区如何走出一条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贾敬敦指出,要切实加强战略、政策和规划研究;要坚持创新驱动、推动开放创新,利用国际合作、区域合作等多种形式,走出去,引进来;要着力构建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放管服改革,优化完善政府功能。


    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湖南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联合早报网南都网央视网网易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和讯网光明日报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国家部委
  • 社会团体
  • 新闻媒体
  • 开发区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