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搜索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前沿观察

    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实现共生共赢的相关建议

    来源:江苏南京雨花经济开发区 朱洪萍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08日 10:41 点击量:634 字体: 分享:

      11月4日,2019年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年会在南京举办。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经济文化合作不断加强,自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2008年9月22日开办以来,至今已经成功举办十届。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五项和平统一的重大政策主张,强调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打造两岸共同市场,壮大中华民族经济,夯实和平统一基础。此届峰会以“深化融合发展,打造共同市场”为主题,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也充分体现了扩大两岸交流合作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两岸经济同属中华民族经济,在资金、市场、技术、人才等方面各具优势,只有在相互开放中融合发展,才能更好应对国际风云变幻的挑战。此次峰会还在去年国家出台了惠台利民“31条措施”的基础上,今年又发布了新的“26条措施”,将在5G建设、融资担保、通信资费、职称评审等诸多领域为台胞台企提供同等待遇。

      为壮大中华民族经济,两岸企业应携手合作,深化经济互补和融合,为此,建议:

      1、积极落实惠台各项政策。针对惠台利民的“31条措施”和 “26条措施”,相关部门制订具体的落实措施,各地各部门推出实施细则,以优越的营商环境,引导两岸企业迈向更高层次的融合发展;将“31条措施”和“26条措施”等惠台政策做好解读和宣讲,并切切实实落到实处,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加大对现有台资企业的服务支持力度,进一步创新丰富涉台服务举措,定期由各协会组织牵头开展台商台胞座谈,密切沟通联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支持台企积极参与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建设,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推动台资优势由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进一步优化对台工作环境,尤其是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对台商、台企、台胞的服务质量,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部署、党政领导齐抓共管、对台系统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联动实施、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推动对台工作迈上新台阶。

      2、大力拓宽两岸合作渠道。两岸共同应对国际市场的困境,发挥两岸的综合优势,共同开拓世界市场,共同寻找发展机会,面向全球共同制定技术标准、共同研发品牌;鼓励各行业、各企业探索建立务实长效、灵活多样的对台交流合作新机制,建立特色鲜明的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对台交流合作的深化发展;积极推动大陆有关部门和城市与台湾加强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共享经济、绿色经济、健康经济等领域交流合作;大力拓展农业领域的交流合作,探索加大采购农渔水果产品的运作模式,建立两岸农产品采购有效运作平台,减少中节环节,缩短时间,加快通关;探索建立台湾和大陆之间的旅游促进联盟,联合设计旅游产品,与两岸各地旅游主管部门建立联系窗口,举办旅游推介活动,鼓励两岸民众赴两岸观光旅游,带动两岸地区的人潮与消费,共同促进两岸经济发展。

      3、打造两岸合作示范区域。全力打造北京、上海、苏州、厦门、南京等各大城市和台湾地区的两岸合作示范区域。例如,支持南京和台湾地区联动发展,推进南京和台湾地区的重大合作项目建设,推动台湾企业家在南京的投资建设,研究建设台湾和南京共同建立科技产业园、农产品产业园,加快江苏与台湾地区宏观经济、能源石化装备、金融、信息家电、成长型和中小企业、文化创意、生物科技与健康照护等7个产业的合作推进,探索科技产业创新联盟的合作,探索符合条件的台湾科技人员等各类人才直接在江苏就业创业,以合作发展实现合作共赢,创造苏台合作的新奇迹。

      4、深化两岸传媒产业合作。积极传播“两岸一家亲”理念,两岸媒体大力报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客观事实,宣传两岸各界要求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双赢的强烈呼声,讲述两岸民众在互动往来中拉近心灵距离的生动故事;打造两岸良好文化环境,两岸媒体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积极举办各种文教活动,增进两岸同胞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积极整合两岸传媒产业资源,加快推进产业合作,制作传播更多体现中华民族精神风貌和时代特征的文化创意产品,共同促进中华文化向外传播。

      5、大力助推两岸青年交流。着力做好两岸青年交流工作,积极推进创建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和示范点建设工作;积极营造两岸年轻人共同的“朋友圈”,更多关注青年群体的学习、工作、生活,对他们多加帮助、善加引导,为两岸青年交流互动创造条件,大力宣介更多符合青年人志趣的交流内容和形式,使交流更富活力与成效;积极推进青年文化教育的深度交流,共同拓宽文化、教育等合作领域,不断丰富合作内涵和形式,共同培养人才,共同打造优秀文化产品;深化两岸青年创新大联盟,以联盟运营机构为载体,广泛动员社会组织和企业与“联盟”建立合作对接关系,开拓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渠道。

      6、完善两岸交通便捷通道。积极开通大陆各大城市港口与台湾港口的直航航线,实现两地港口直航;结合物流体系建设,着手构筑各大城市与台湾的物流合作体系,共建临港产业体系,共同促进两岸经济建设合作;疏通和增开大陆各大城市与台湾地区的民航直通线路,推动恢复两岸直接交流通道。

    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湖南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联合早报网南都网央视网网易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和讯网光明日报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国家部委
  • 社会团体
  • 新闻媒体
  • 开发区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