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搜索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前沿观察

    我国人才外流现象的对策建议

    来源:江苏南京雨花经济开发区 朱洪萍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19日 08:38 点击量:656 字体: 分享: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人才大量以留学、移民等方式流失到海外,尤其是清华、北大俨然成为美国博士培养基地,而海外留学人才回归比例偏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大的人才流失国之一。众所周知,清华、北大是我国内地唯一能进入世界百强的大学与人才教育基地。然而,长期以来清华和北大已经成为美国大学博士生来源最多的两所院校。此外,我国目前还为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韩国等输送最大比例的留学生,并大量留在海外。因此,有多个国家表示要把中国留学生当作吸引国际人才的重点对象。从《清华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数据来看,在2018届7243位毕业生中,出国留学的共计1146人,达到了总数的 16.5%。而在其中有69.5%的毕业生,选择深造的目的地都是美国。而在这些赴美留学的人才中,有超过80%的清华毕业生选择直接留美工作,返回国内的寥寥无几。我国多年来精心赋予高等教育的结果,没有为我国的各行业输出人才,却成为美国及发达国家人才的培育库,这确实是我国的一大损失。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人才外流在某一领域发生得突然急剧,就会造成很大危害,甚至使科研和企业的许多朝阳项目因人才流失造成“智力或知识断代”而陷入危机。

      当前,国际上对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将对一个国家的科技、经贸乃至社会稳定和文化发展起到成败攸关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我国目前还是个发展中国家,意义更是深远。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当高度重视人才流失的问题,全方位地加强人才安全保障。

      为此,建议:

      1、制定人才安全政策。为了设法留住或吸引人才,也为了国家安全,应探索对人才安全进行立法,尤其在经济、科技、国防和文化等涉及我国重大国家利益的重要领域,以法律的形式留驻人才,建立人力资源安全的相关配套法规体系,科学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和完善人才安全政策,研究吸引人才回流的战略。

      2、营造良好工作环境。营造能够真正留住人才的机制和环境。引导各单位在人才政策中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为人才施展才华和自身价值提供现实和广阔的平台;摒弃“官本位”的原则,在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方面对人才加以重视和尊重,让人才对单位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大幅度的提高科研经费投入,以此吸引高端人才,争出创新成果;出台优惠政策,深化户籍改革,推动医保、子女就学等公共服务和社会资源的均等化、平衡化,帮助人才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消除人才的后顾之忧,对引进招聘的人才,及时帮助其家属、子女和未婚夫(妻)办理调动安置、就业、入托入学以及户籍迁移等事宜;提供人才住房保障,加强各地区人才公寓建设,解决引进人才的住房问题;从社会层面加快国家经济建设的步伐,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缩小同发达国家在人才待遇、科研环境和生活水平上的差距;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科技创新人才成果转化后“一朝致富”,相关人员获得股权收益和一次性分红奖励。

      3、推进人才体制改革。强化机制保障,建立统一高效的人才体制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人才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大幅提高人才工作在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指标中的比例,加强人才工作机构建设;全面落实企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逐步推行厂长、院长竞聘制和全员聘用制,逐步实行工资总额包干、协议工资和绩效工资;实行急需紧缺人才编制预留制度,保证企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编内招录;建立离退休高级专家人才库,企事业单位可自主返聘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鼓励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领办创办企业,可以保留职务,报酬与绩效挂钩;创新人才选用制度,探索实行聘任制公务员制度,优先选拔企业、科研院所优秀人才进入党政机关;实行人才贡献奖励制度,奖励突出贡献的人才和各类拔尖人才,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创新创业、保障民生等领域,定期评选拔尖人才,并给予一定物质和精神奖励;改善现有高层次人才待遇,对国家级、省级、地级优秀中青年专家、国家和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拥有正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及高级技师人员,在工作满30年退休后,所在单位给予一次性奖励。

      4、吸引国外人才流入。制定科学的移民政策,控制高素质人才移民;完善人才扶持政策体系,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推介与落地,重点完善和强化人才引进、融资、产品服务业态创新等方面的扶持,构建国家、省、市政策对接渠道;制定吸引人才政策文件,除了留驻国内人才外,为世界各国人才提供工作机会,比如放宽以往对外国留学生限定的毕业后须立即返回原居住国的严格规定,规定凡是通信和信息等重点领域的外国留学生只要合格毕业就可以提出永久居住申请,通过亲属移民的安排解决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后顾之忧,等等;组建国际创客俱乐部,搭建以国际创客群体为核心,创业资金、创业专家以及各类创业服务机构为支撑的交流平台,增进国际创客的交流互动;加强宣传推介,借助中国海交会、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等平台推介我国的国际双创环境,引导和全力支持其到我国发展兴业。

    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湖南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联合早报网南都网央视网网易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和讯网光明日报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国家部委
  • 社会团体
  • 新闻媒体
  • 开发区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