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中心 前沿观察

    “十三五”收官之年 成都如期完成主要目标任务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09日 10:12 点击量:340 字体: 分享: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

      5年,同样是一次跨越。过去5年,成都紧紧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要求,聚焦新时代成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而不懈努力。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成都GDP年均增速达7.9%,是国内万亿级城市中发展稳定的城市之一;2019年,成都人均GDP首次突破10万元大关,迈入高收入经济体水平行列。

      数据刷新的背后,标志着成都经济社会逐渐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如今,距离2020年正式收官不到1个月时间,站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回望历史可以发现,过去5年是成都发展态势最好、能级跃升最快、生态改善最显著、群众获得感最明显的时期。到今年底,成都将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如期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产业能级转换 以产业功能区为抓手推动高质量发展2017年7月,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上提出,将在全市统筹布局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加快建设产业活力强劲、城市品质高端、服务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城市新区。

      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产业功能区吸引集聚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物流等要素高效配置和聚集协作,形成集研发、生产、消费、生活、协作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城市社区,完成从“产城人”到“人城产”的重要转变。

      3年来,成都产业功能区建设经过不断探索已经逐渐完善,从理论探索到实践创新内涵日益丰富,并培育出了一批优秀的产业功能区。例如,天府国际生物城聚焦生物技术药、新型化学药制剂、高性能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依托龙头企业培育助力构建新型显示产业生态圈,形成了从上游原材料、中游显示面板到下游终端生产的全产业链。

      强化创新生态链协同,优化提升产业能级。当前,成都还提出了建设集研发设计、创新转化、场景营造、社区服务等为一体的高品质科创空间,积极引导科技创新平台在产业功能区布局,积极推进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

      数据显示,目前全市66个产业功能区与近200家高校院所及央企、省企实现了签约全覆盖。截至2020年6月底,共组织开展“校企双进”活动59场,达成合作143项,累计发布高校科技创新成果350余项,企业技术需求100余项。

      交通立体网络基本成型 成都将步入“双国际机场”时代经济发展,交通先行。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在“十三五”期间,成都的交通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迎来了“黄金”时期。

      时间回溯至2017年,《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十三五”规划》正式公布,规划中指出,到“十三五”末,力争实现成都市轨道交通建设总里程达780公里以上,其中运营里程达500公里。

      而这一目标将在近期圆满完成。记者了解到,近日,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三期、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17号线一期、18号线三岔站(不含)至天府机场北站段均以“最高标准”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标志着5线6项目正式进入开通倒计时。到今年年底,成都轨道交通线网运营将突破500公里,开启大线网运营的新时代,同时超越深圳,跃居全国城市第4位。

      作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成都将建设功能完善、通达全球衔接高效、功能完善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经过5年的发展,成都全新的门户枢纽骨架已基本显现。

      国际空港、铁路港“双枢纽”格局初步形成。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深入推进,以成都为核心的亚蓉欧“空中丝绸之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立体通道体系不断完善,立体口岸体系不断拓展优化。

      2019年,双流国际机场国际(地区)航线数量达126条,年旅客吞吐量达到5585.9万人次,分别是“十二五”末的1.5倍、1.3倍,均列全国第四、中西部第一,2020年上半年,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全国排名第一,起降架次连续两月居全球第一。

      而另一项重点交通枢纽项目也在最近传来了好消息。12月5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空管设备、助航设施等校飞科目全部完成。校飞结果显示,天府国际机场所有校飞科目均合格,本次校飞共持续了33天,共完成了天府国际机场4套仪表着陆系统、天府机场对空甚高频(VHF)共用系统百余项校验科目的飞行。

      作为中国“十三五”规划中最大的新建民用运输机场项目,天府国际机场的建设进度一直广受市民关注。随着天府国际机场校飞的完成,试飞也提上了日程,届时天府国际机场将迎来首次民航班机飞行。记者了解到,天府国际机场试飞计划12月下旬开始,川航、国航、东航等航空公司将参与试飞,项目建成后,成都将成为继北京、上海后第3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

      区域协同合力崛起 成都增强“主干”引领辐射带动能力产业转型升级是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区域协同发展则为高质量发展构建新格局、拓展新空间。

      2018年,四川着力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重塑区域经济地理。被定为全省“主干”的成都,发挥出了引领带动作用。如今,“研发设计在成都、转化生产在市(州)”的产业互动模式,“存量不动+增量分成”的区域利益分享模式,让成都与兄弟市州的合作进一步密切。

      在2020年1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则对区域协同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内,成都要发挥“极核”功能,引领西部地区发展,对外,成都则要依托“一带一路”,成为扩大开放的新支点。第一张异地办理的营业执照、实现川渝住房公积金“一地办”、成渝中线高铁有望在年底开工节点工程……成渝两地的合作也愈发紧密密切。

      同时,为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将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作为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支撑性工程,今年3月,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正式发布了《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围绕增强成德眉资区域“现代产业协作引领、创新资源集聚转化、改革系统集成和内陆开放门户、人口综合承载服务”四大功能,推动同城化发展进程不断加速。

      作为四川经济发展的骨干,同时也是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极核,成都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更好发挥国内循环的回旋空间和国际循环的门户枢纽作用,全面增强人口和经济承载能力,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能源局
    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湖南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广东工业园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南都网联合早报网凤凰网和讯网每日经济新闻第一财经网易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光明日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政府部门
  • 行业协会
  • 新闻媒体
  • 友情链接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