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中心 前沿观察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主任沈剑荣: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来源:中共江苏省委机关刊《群众》杂志2024年第1期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19日 13:09 点击量:445 字体: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未来产业培育发展工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促进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等未来产业优先发展,超前布局量子科技、深海深地空天、生命科学等前沿赛道,厚植发展新优势。省政府印发实施《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全省未来产业培育发展的主攻方向、培育重点、政策措施。

      一、突出系统谋划,着力构建“10+X”未来产业体系

      未来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或先导产业中更加具有技术前沿性、需求突破性、影响颠覆性、价值战略性和前景爆发性的前端产业。江苏科教创新资源丰富、未来产业发展具有坚实基础,全省有15所高校共设有38个未来产业相关学科,超过75家重点研发平台开展未来产业技术研发,累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通用项目190项,居全国第一;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区围绕未来产业先后出台多项政策举措,积极构建全链条未来产业发展生态。《指导意见》基于全省未来产业发展基础、资源禀赋,明确提出构建“10+X”未来产业发展体系及产业发展目标。在产业发展新赛道的谋划方面。科学把握国家重大战略导向和我省产业发展现实需求,系统考量发展基础好、产业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等实际因素,提出优先发展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氢能、新型储能、细胞和基因技术等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超前布局量子科技、深海深地空天、类人机器人、先进核能等一批前沿性未来产业。在发展目标的设定方面。提出到2025年,建设10个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平台载体,引育50个未来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涌现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应用场景和重点企业,南京、苏州率先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重点领域、关键产业实现从小到大、从无到有;到2030年,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实现从大到强、从有到优,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到2035年,形成自主可控、系统完备、先进安全的未来产业体系,推动江苏成为全球未来产业创新策源地和发展高地。

      二、突出创新策源,着力推动前沿技术先行先试

      《指导意见》明确了创新平台、创新机制建设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切实推动创新这一“关键变量”转变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量”。一是加快建设未来科技创新平台。围绕未来产业重点领域探索建设“应用基础研究特区”,每年实施15个以上前瞻技术研发项目,培育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项目,夯实未来产业的技术策源基础。二是加快建设未来技术孵化平台。鼓励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探索新型研发组织模式,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更多原创性、前瞻性技术突破。鼓励建设一批专业化、市场化的未来产业概念验证中心、中试验证平台,强化技术熟化、工程化放大、原型制造、可靠性验证等转化服务能力,加快推动未来技术产业化。三是加快完善创新容错机制。充分考虑未来产业不确定性等特征,对国有企业、高校院所等在原创技术研究、新兴产业投资、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因不确定性、难预测因素未达到预期效果或造成损失,相关负责人已应尽职责、决策和实施程序符合规定、并未谋取个人非法利益的,给予责任豁免或减轻责任,营造未来技术研发敢闯敢试、不畏失败的创新环境。

      三、突出企业主体,着力打造未来产业特色集群

      企业是产业发展的核心主体,《指导意见》注重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应用场景丰富和创新收益放大的独特优势,以市场需求引领创新资源高效配置、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厚植未来产业的内生驱动力。一是加快培育未来产业企业梯队。加强未来产业领域本土创新型领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着力引进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加快构建未来产业企业矩阵,打通企业进阶式成长快车道,促进各类“大而强”和“小而专”企业优势互补、竞相发展。二是强化未来产业应用场景建设。鼓励国有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建设验证场景,面向社会有序开放。支持运用未来技术赋能重构农业、制造业、商务、能源、交通、建筑、教育、康养、文旅等行业,建设50个以上开放应用场景,推动产业跨界融合示范。支持长三角跨区域开展应用场景合作,以应用场景先行试验、融合应用,助力新技术迭代升级和产业快速增长。三是加快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着力建设20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支持苏州、南京等城市积极争创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推动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开展前沿技术、应用场景先行先试,持续推动创新型企业集聚集群发展。

      四、突出要素保障,着力打造产业发展硬核支撑

      未来产业是人才、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必须持续加大数据、人才、科技金融等创新要素投入。《指导意见》聚焦人才、金融、数据等关键要素,加快营造导向明晰、自由流动的市场氛围,为未来产业加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深化创新人才引培。加快研究制定未来产业核心人才库和紧缺人才图谱,加大人才政策等对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着力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推动在苏高校科学设置未来技术相关学科,系统培养100个以上具有交叉复合背景的未来产业创新人才(团队)。二是强化科技金融支持。推动组建省未来产业天使基金,支持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三是扩大数据开放共享。通过特许开发、分级授权等方式,推动未来产业领域科学数据、实验数据向企业开放,充分激发数据要素价值潜能,构建稳定高效产业链。

      五、突出创新治理,着力发挥政府指导引导作用

      未来产业具有风险高、投入大、周期长等特点,必须更好发挥政府战略导向作用。《指导意见》从推进机制、治理模式、开放合作等方面,细化明确了具体的工作要求,积极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开放创新生态。一是完善协同推进机制。强化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协同联动,推进未来产业重大问题研究、重大事项决策和重点工作部署。整合有关部门、行业专家、智库单位等力量,强化未来产业发展动态监测和分析研究,定期发布未来产业运行情况报告,逐步完善与未来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培育机制和评估体系。二是创新监管治理模式。支持开展未来产业专业园区建设试点,探索“学科+产业”创新模式,有序构建鼓励创新、弹性包容的未来产业产品和服务市场准入、市场监管制度,稳妥实施“观察期”“包容期”等新型监管举措,营造包容审慎的未来产业发展环境。三是深化开放合作发展。深化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探索构建跨区域未来产业协同发展体系,举办未来产业相关峰会、论坛,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主动承接未来产业国际技术转移,深度融入未来产业全球创新网络。接下来,省发展改革委还将健全完善《指导意见》的配套政策,印发实施《江苏省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推动未来产业成为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为更好“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作者系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能源局
    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湖南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广东工业园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南都网联合早报网凤凰网和讯网每日经济新闻第一财经网易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光明日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政府部门
  • 行业协会
  • 新闻媒体
  • 友情链接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