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坚持交通基础设施,跑出区域发展“加速度”
作为常州东部桥头堡,常州经开区始终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先手棋,十年来,外部构建沪蓉、沪武“黄金三角”主动脉,内部织就东方大道、漕上路、常青路、大明路等“七纵七横”骨架路网,跑出区域发展“加速度”。
自《常州经开区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实施以来,常州经开区通过重大项目攻坚持续完善交通格局:截至目前,沪宁沿江高铁常州段建成投用,沪武高速扩建与苏南运河二级航道整治同步推进,顺丰智慧物流产业园等枢纽项目落地生根,特别是大明路跨京杭大运河、漕上路跨沪蓉高速等关键节点的打通,实现了区域路网的“破壁”融合。
G312、S232“双快工程”尤为瞩目。其中,G312快速路西接青洋高架,东连无锡边界,正在加快推进路基、桥梁主体工程施工,12.8公里的快速化改造建成后将成为串联苏锡常一体化运输大动脉;S232常州经开区段快速路工程是常州市抢抓沪武高速公路扩建时机推动建设的配套工程,项目全长约5.2公里,建成后将与青洋路高架、G312等重点道路共同构建区域快速环线,推动城市功能空间聚集。
叠加穿境而过的沪宁城际、京沪铁路,完成“三改二”升级的苏南运河千吨级航道,以及规划泰州至常州高速公路,未来将与奔牛国际机场形成30分钟高效交通圈,将共同推动空铁联运无缝对接。
十年来,常州经开区累计改造县乡道隐患路段60.352公里,完善60座桥梁限载标识,推动58公里农村公路从“羊肠小道”蜕变为“康庄通途”。眼下,这一攻坚持续深化:竣工的10条道路中,纬二路、花园路破解园区“最后一公里”梗阻,五一路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地铁、常规公交、非机动车、小汽车“零距离”换乘,东方大道智慧候车亭到站准确率达95%,遥观片区公交线路车路协同覆盖率超80%,城乡居民出行持续优化。
随着“七纵七横四铁三高两航道”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的加速成型,常州经开区正成为长三角先进智造业要素集聚的“强磁场”。
留言箱